针对乘用车消费,现在有哪些“官方”“评估体系”,测评哪些方面?(二)

沙漏浅言 2023-08-21 23:23:37

当前正在运行的测评体系基本可以分为安全、健康(低碳)、智能、驾乘舒适、耐久性能5个方面,其中除了耐久方面CA-CAP是当前唯一“官方”评价体系,且目前只涵盖了耐腐蚀性外,其他方面均涉及不止一个体系。

安全方面,主要是C-NCAP与C-IASI两个体系。其中C-NCAP由中汽中心旗下中汽测评运行管理,大家相对比较熟悉,聚焦碰撞安全,包含被动安全与主动安全。国际上共有8家NCAP机构,最早是由美国NHTSA(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自1978年开始开展的新车评估项目,2006年引入国内。C-IASI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指导下,中国汽研与中保研联合开展,2015年完成顶层设计,2018年发布第一批测评结果。相对C-NCAP主要增加对经济性层面的考量,体系主要包含耐撞性与维修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4个维度。国际上除NCAP体系外,聚焦碰撞安全,影响比较广泛的主要是与中保研同属RCAR成员的美国IIHS(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测评体系。此外,涉及安全体的系还有德国的ADAC。以下是当前主要的安全测评体系,括号中为起始年份。

健康(低碳)方面,目前涉及三个测评体系,分别为CCRT、C-AHI、C-GCAP。其中CCRT不仅涉及健康方面,还包含驾乘性能、感知质量等;而C-AHI则更加聚焦健康座舱,基本上只关注车内空气及电磁环境;C-GCAP在健康方面聚焦车内空气与电磁环境,另外引入节能低碳相关测评。目前C-GCAP推出时间较短,规程仍为试行版,暂未见测评结果公布,另外两个测评均有相关车型测评结果公布。

智能化方面,目前涉及同样为三个测评体系,分别为CCRT、i-VISTA、C-ICAP。其中CCRT在前文已述,包含层面较多,基本覆盖了汽车作为消费品,除了安全(碰撞)以外绝大多数会关注的指标体系;i-VISTA能效维度相对更加客观细致;C-ICAP推出时间相对较短,更聚焦智能化,是三者中目前唯一不涉及能效体系,目前也已有测评结果发布。三个体系均都测评了智能行车、智能泊车以及智能座舱内容。

驾乘舒适方面,目前涉及2个测评体系,分别为CCRT、C-CDRE。其中CCRT如前文所述,包含层面极广,涵盖了驾乘体验主要性能;C-CDRE纳入了声音品质方面舒适性,其他体系中健康类内容包含相关内容,此外,C-CDRE针对行驶安全关注相对更系统、全面。

耐久方面,目前仅有CA-CAP测评体系,即耐腐蚀与老化性能测评,并且目前仅有针对腐蚀情况的评价。测评依据T/CPQS A0009—2021  《乘用车耐腐蚀性能测试评价规则》相关规定进行,主要包含外观、老化2个一级指标,以及涂层划痕1个加分项测试。该测评计分方式与前面几个有较大差异,是2个一级指标得分相乘,然后加上加分项得分。目前已公布8款车型测评结果。

目前官方测评体系已基本覆盖了乘用车新车作为消费品较受关注的安全、健康、智能、舒适等相关方面的评价内容。之前,中汽中心与中国汽研针对新能源车,还分别推出过EV-TEST与CEVE2个评价规程。

今年4月份,为推动汽车测评更加有序、规范科学发展,由中消会立项,中汽中心牵头开展了《汽车测评 通用规则》编制,目前已发布征求意见稿,后续会为汽车消费者提供更加系统、完善的参考。其中,信息安全纳入测评范畴是相对当前既有测评体系的最大亮点。不过,目前暂未纳入耐久类性能,主要包含安全、绿色低碳、智能网联、驾乘性能等。

下图为当前既有主要官方测评体系思维导图汇总版。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