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长子刘肥与世无争,为何生的儿子却个个野心勃勃?

阿帆育儿 2022-10-31 09:54:54

自古帝王之家,向来都是让人艳羡的,在千万人的眼里,皇帝锦衣玉食,吃饱穿暖,非但不愁吃穿,平日里也是颐指气使,享受着荣华富贵。

在普通人看来,当皇帝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可是从他们的身份和见识来看,他们只能看到皇帝的好处,却看不到皇帝的辛苦。

且不说中国古往今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算是再有野心的帝王,也要想着如何防患于未然,宋徽宗这种游手好闲的皇帝,在晚年被金人戏耍,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尊严,还丢了自己的祖上。

而且一国之君最少也有十多个儿子,如果参与到皇位之争中,要么死,要么成功,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有的人能活下来,有的人就会被斩杀。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刘邦的后人,他的长子刘肥,与世无争,不过是一位贵族,为什么他的子女都有野心?

长子刘肥不问世事

刘肥虽是刘邦的儿子,但是那个时候的刘邦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他的生母曹氏更像是刘邦的宠儿,更像是一种繁衍后代的工具,刘邦一心想要一统天下,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区区一个乡下的妻子和儿女,他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在封建时代,母凭子贵,但是如果子嗣的出身、能力、性格都一样,那么母亲的能力就会决定子嗣的命运。

刘肥虽然是长子,但他却从不参与到太子殿下的事务中,因为他的母亲在吕后、戚夫人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优势。

一位是心狠手辣的皇后,一位是靠着美貌让刘邦心驰神往的妃子,而他们的子女刘盈、赵王如意,则是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人选。当然,刘肥也不会甘心成为炮灰。

要知道,这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皇位,刘肥虽然有野心,但也没有这个胆子,在一次私人晚宴上,刘盈念出于长辈的情谊,将大哥刘肥奉到了主位。

刘肥也是个憨厚老实的人,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更不会为了皇位而大打出手,但刘盈的生母吕太后却是勃然大怒。

宴席结束后,吕太后又在各处找刘肥的茬,有人说刘邦的长子刘肥,吕后敢不敢公然欺辱他?

这就像是《琅琊榜》里的萧景琰,虽然是太子,但是因为得不到父皇的赏识,被发配到了边陲的偏僻之地,朝中的官员们也都对他嗤之以鼻。

刘肥虽然是长子,但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如果他还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那就必须要表现出他对王位没有任何的兴趣。

刘肥之所以会放弃争夺皇位,完全是因为他的出身和地位,但刘肥的三个儿子都是有能力争夺皇位的,这就是他的野心。

刘肥之子

刘肥虽然不是皇上,但他并没有懈怠。这对于一个被册封为齐王的王公贵族而言,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汉朝的时候,皇子们的领地就会受到限制。

比如,刘备在东汉末期,虽然是中山靖王的后人,但到了他这一代,却因为没有被封地,而家破人亡。

刘肥的齐国虽然不小,但九个孩子都要平分,再加上吕后等人的权力太大,分封的地盘也就越来越少,刘肥的几个儿子被分到的地盘也越来越少。

刘肥不在意,但他对那些孩子的身份很不满意。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的势力比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弱,所以他们没有刘肥那么多顾虑。

如果他们不反抗,那么他们的下场就是被剥夺自由,直至子孙后代一无所有。

在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下,那些富二代当然不会甘心束手就擒,他们是新世纪的叛逆和革新派,刘肥的九个子女中,最出名的就是三位雄才大略的儿子。

长期积怨

刘肥去世后,齐王的大儿子刘襄,次子刘章,小儿子刘兴居,这三个人都是吕后的对手,吕后一死,他们的怨气就被发泄了出来。

吕后之死,令吕氏家族猝不及防,尽管刘家执掌了汉朝,但吕后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吕家的其他几个分支也开始了权力斗争。

刘襄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便和刘章、刘兴居商量了一下,打算以镇压吕氏家族为借口,潜入京城,夺取皇位。几个人商议了一下,很快就把刘泽给拉了过来。

刘泽觉得他们都是汉族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恶意,可刘襄等人却是居心叵测,他们邀请刘泽来这里只是为了商量事情,其实是为了举办宴会,只是刘襄等人的阅历太浅了。

刘泽骗刘襄说,你是刘肥王的大儿子刘邦,论辈分论,你绝对是新立太子的最佳人选。

刘襄并没有意识到刘泽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刘泽已经获得了自由,他建议所有人都要选举刘恒。刘襄刘章两人自寻烦恼,只被册封为藩王,没几年就死了。

刘兴居吸取了前车之鉴,几年后再次发起了反击,可惜汉文帝识破了他和匈奴的阴谋,刘兴居在被抓的时候,承受不住屈辱,自杀身亡,这让后世的人都为之扼腕叹息。

刘肥三个儿子的下场都很凄惨,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他们三个都是拼尽全力,才配得上自己的皇子之位。

0 阅读:4

阿帆育儿

简介:每天更新最新文章,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