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做了什么事,让吴国的百姓如此痛恨?

阿帆育儿 2022-10-29 16:17:07

三国时,魏国是最强大的国家,司马昭在魏国掌权,派遣邓艾、钟会等人去攻打蜀地。司马昭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司马炎登上了皇位,逼迫曹奂让出了魏国的位置,改了晋。

晋国比吴国要强大得多,但为了保险起见,司马炎一直没有对吴国发动攻击。司马炎在公元277年后,决定出兵灭吴,王浚将军攻占吴国首都,吴国从此覆灭。

王浚占领吴国后,按理说对王浚恨之入骨,但吴国民众最讨厌的却是杜预,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杜预到底有何值得吴国人民憎恶的地方?

三国时代的奇才

三国时期因为连年的战争,人口并不多,但即便如此,也是人才济济。

魏国曹操英明神武,麾下将领皆是勇猛之辈。刘备善于察言观色,谋士诸葛亮更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全能人才。吴国也有许多杰出的武将,其中孙权是当时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杜预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在那个时候,杜预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才。

杜预出身名门,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也很爱看书,除了平时看过的书之外,他还喜欢看经济、数学、历史等方面的书。杜预也是个聪明人,往往一本书就能读懂。

杜预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他就是一个天才。可惜魏国人才济济,文武双全,杜预却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

司马炎登基之后,蜀国覆灭,他迫切的想要征服吴国,一统天下。不过这场战争也不能掉以轻心,不仅要有足够的军饷,还要有足够的军力。

当时有人将杜预介绍给司马炎,说他博览群书,被称为“杜武库”,他的知识简直就像是一个军火库。

他夸奖杜预,别看他是个文弱书生,但他的胆子却很大,在战斗中他能根据情况做出最正确的反应,为己方的伤亡降到最低。

司马炎想了半天,还是派人去打探消息的真假,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杜预。杜预、王浚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向吴国发起了攻击。

杜预是吴国灭亡的罪魁祸首

王浚是当时有名的将军,武功高强,忠心耿耿,在攻打吴国的时候,夺取了京城,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仔细一想,灭吴之战的功劳并不是王浚,而是杜预,没有他的帮助,吴国也不会被灭得那么快。

司马炎的生父司马昭,一直都想着将蜀国、吴国一统,但这个计划虽然可行,但却很难实现。那时候的晋国,还只是一个叫魏国的国家,无论在人口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要比蜀国、吴国更强。

而蜀国、吴国则以高山、长江为天然屏障,抵挡魏国的入侵。要灭一个国家,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司马昭在钱粮准备充分后,派遣邓艾和钟会去攻打蜀国,一番激战之后蜀国投降,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消失。

蜀国覆灭后,魏国元气大伤,对吴国的入侵也是束手无策。

即使司马昭病故,晋国也未能一统天下,司马炎登基后,实力大增,但吴国如今的实力又有多强?与晋国吴国相比,差了一大截,但也让晋国忌惮不已,不敢轻易出兵。

吴国的水军最弱的地方就是水战,要攻打吴国,就得穿过长江。

曹操在这里惨败,司马炎可不是一般人,他没有绝对的信心,不会拿几十万将士的生命来做赌注。

杜预也知道司马炎的想法,所以他写信告诉司马炎,吴国的实力和才干已经大不如前了。如果我们不对吴国发动攻击,那就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司马炎见了信还在犹豫,杜预知道后很是焦急,却不敢当面反驳。所以他又写了一封信,暗示司马炎犹豫不决,如果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吴国休养生息,很难再拿下吴国。

周围的文武百官也都赞同杜预的说法,在经过一番说服之后,司马炎终于决定分头向吴国进发。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若非杜预一再劝说,司马炎短时间内不会对吴国发动攻击,吴国的百姓也能多些时日。

因为有了杜预,司马炎就下定决心要攻打吴国。而杜预也是这支军队的首领,他策划了吴国的张政。

如此一来,晋军最大的阻碍就被清除,吴国就失去了对抗晋国的力量。吴国人民都以为吴国灭亡的是狡猾的杜预,所以人人都对杜预恨恨之入骨。

吴国灭后人民的命运

每一场战争都会死伤惨重,杜预在历史上击杀了不少吴国的高官。有14名高级军官,有120名中级军官。

这些将军之中,有许多都是深受百姓爱戴之人,若是被敌人所杀,必然会引起公愤。除此之外,杜预麾下的吴国将士更是数不胜数。

现在,他的家人被杀,他们怎么可能不恨他?杜预虽然促成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在吴国人民的心目中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入侵者,许多家庭都因为他而四分五裂。

杜预的脖子很粗,传说中,有一种人看到一棵粗大的大树,就会想起杜预,然后一剑斩断,可见他对这棵大树的恨意。

人们之所以憎恶他,不只是因为他杀了那么多将士,更重要的是,吴国覆灭后,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蜀人虽然对邓艾、钟会等人恨之入骨,但对杜预的恨意却远不如吴国人。

蜀国在覆灭前,历经诸葛亮六出岐山、姜维九征中原,元气大伤。百姓生活艰难,农田里很多人都是吃不饱饭的。按照历史上的说法,平民都是吃素的,这说明他们的人都是吃素的。

蜀国覆灭后,魏国对蜀人和文武百官都很好。在官员们看来,有几个人被送到了魏国,他们的俸禄就更多了,而平民们则可以在战争中过上好日子。

所以蜀国覆灭后,百姓的生活并不比以前更加艰难,反而更加富裕。而吴国则恰恰是这样,由最初的富庶到最后的贫困。

吴国曾经是一个富庶的国家,虽然在经济上无法与晋国相比,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人们的生活还是相当不错的。杜预带着军队杀了不少武将,吴国被灭,晋国对吴国的态度可不像魏国对蜀国那么好。

晋国攻陷吴国后,便大肆劫掠吴国,但凡有价值的东西,都会被搜刮一空。经历了这场劫难,原本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发愁,一想到杜预,他们就恨得牙痒痒。

至于吴国为何不如对蜀国那么好,这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如果蜀国被攻破,再去攻打蜀国,必然会引来蜀人的反抗和吴国的支持,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但现在蜀国覆灭,吴国再无翻身之日,就像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羔羊。晋国也顾不得继续抢掠了,开始洗劫吴国。

杜预被吴国人民所憎恶,但杜预在整个历史上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要不是他的学识渊博,在这场灭吴之战中,恐怕会有更多的人死去,到时候无数的家族都会四分五裂。

1 阅读:1013
评论列表

阿帆育儿

简介:每天更新最新文章,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