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说谎的毛遂

刘博士茶舍 2021-04-24 20:04:26

说到毛遂这个历史名人,我们就会联想到毛遂自荐,这个在中国流传了很多年、影响很广,至今仍然被人们频繁使用的成语,其人因成语而成名,那深究其人,他的才气是否能比肩他的名气呢?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名人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平原君是个豪族,家里养的门客有三千多人。毛遂就是这三千多人之一,平时名声不显,未听到有什么过人之处,位次排列很靠后,基本就是倒数第几了。

公元前257年,秦军再一次进攻赵都邯郸,赵国在长平之战大伤元气,无力抵抗秦军。平原君临危受命出使楚国,出使前,他决定从门客中挑选出二十名能人异士一同前往,出谋划策。平原君在选拔总结大会上耗尽九牛二虎之力,只凑了十九个,差一个人怎么也选不出来。这时候毛遂站出来了,说自己愿意前往。由于毛遂平时默默无闻,便对平时不太注意的毛遂婉转的说道:“你来我这里已经三年,从未听说你有何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就好像装在袋子里的锥子,人们很快就能发现其锋芒的。可你呢?就是深藏不露嘛。”毛遂听后反驳道:“我之所以没有崭露锋芒,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把我放进你的口袋里,如果你早些把我放进口袋,我绝不仅仅是只会露点儿小锋芒的问题了。”

毛遂这新颖、特别的回答,让平原君认为此人机智勇敢、胆识过人,就同意了毛遂一起前往。同楚国的谈判确实很不顺利,老奸巨猾的楚王,顾左右而言他,总是不肯明确表态,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毫无进展。毛遂看好时机,慷慨激昂,陈诉楚国出兵救援赵国利弊,与楚王谈判没有丝毫胆怯之举。最终毛遂说服楚王出兵救赵。经此事后,毛遂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名扬内外,并受到了赵王重用。

一年多后,燕国突然兵发赵国,赵王决定任命毛遂为赵军统帅。毛遂听到后,向赵王请辞:“大王,不瞒您说,耍嘴皮子忽悠人是我的专长,率兵打战我实在干不了,还请另起高明吧。”无人可用的赵王不予批准。结果毛遂的部队被燕军打的溃不成军,事实证明毛遂没有瞎说。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