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之死——桓公十八年

东阁读史书 2023-03-11 15:07:14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于泺,公于夫人姜氏如齐。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齐。

桓公十八年,鲁桓公准备和齐襄公会盟,也许是为了前一年两国在边境上的摩擦,也许为了进一步商量如何应对卫国的乱局,不得而知,奇怪的是夫人姜氏也准备随行。

姜氏是齐国公主,所以明面上的理由应该是回国探亲,也算合乎规矩,但申需(绞丝旁)却劝谏:“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

联想到公子忽说的拒绝,可以展开想象,也许各国贵族对姜氏与哥哥齐襄公之间的事早有耳闻,只有如此发生的这一切才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两国君主在泺地会面后,一起回到了齐国,齐侯与姜氏偷偷会面,结果被鲁桓公发现了。

鲁桓公很生气,斥责了姜氏一顿,姜氏在又一次幽会时,把这事告诉了齐襄公。

夏四月,齐襄公举办享礼招待鲁桓公,享礼结束后,派公子彭生扶鲁桓公上车离去,结果鲁桓公在车上去世了。

《公羊传》上说,彭生是个大力士,鲁桓公当时醉倒,彭生并非扶他,而是抱他上车的。

在上车的过程中,彭生暗中用力,弄断了桓公的肋骨,所以桓公悄无声息的在车里去世了。

鲁国人知道国君去世,派人和齐襄公说:“我国国君畏惧您的威严,不敢苟安,去贵国与您会面,商量延续以往的良好关系,但在会盟后却没有回国。我国也不知道该怪罪谁,但这件事在诸侯中已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请一定给我国哥说法。”

齐襄国于是下令处死了彭生,平息了鲁国人的怨恨。

这是齐襄公接任后,第一次露出他凶残暴虐的一面。

在郑国的内乱中,齐、鲁是倾向于郑厉公一方的,如今昭公被杀后,被推上君位的却是公子亹,于是齐襄公设计引诱公子亹以及弑君的高渠弥出来相会。

祭仲预感到可能有危险,称病没有跟着去。

七月初三,齐襄公下令杀掉了公子亹,而以车裂的刑罚处决了高渠弥。

事后,人们问祭仲说:“您是不是知道?”祭仲说:“是的!”

与此同时,周王室爆发了王子克之乱,周公黑肩准备辅佐王子克篡位,被手下的辛伯出卖,辛伯向周庄王告密,导致周公黑肩被杀,王子克逃亡到了南燕。

周桓王在世时,把王子克托付给了周公黑肩。

1 阅读:306

东阁读史书

简介:读史书,看故事,人生不过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