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仗,美国怎么可能打得赢?上甘岭战役中,一位美军将领看到,一个瞎了眼的志愿军战士竟然背着一个断腿的战友,向全副武装的美军发起了冲锋,一时间震惊不已的美国将领感慨万千。 上甘岭,这块曾经战火硝烟弥漫的土地,见证了无数中国儿女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英勇场景。在那残酷的1952年,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正在这里上演。 志愿军3.7平方公里的阵地,遭到6万多名敌军、300门大炮、170辆坦克的狂轰滥炸。 在那铺天盖地的炮火之下,一名年仅17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可见当时的惨烈程度有多么骇人。 在这片血淋淋的战场,有两名志愿军战士以顽强的毅力和视死如归的勇气,写下了令人动容的篇章。他们就是王合良和薛志高。 王合良,一名普通的步兵战士,薛志高,一名身经百战的副班长。1952年11月4日,他们所在的87团5连突击排接到反攻537.7高地北山的作战命令。出发前,所有人都写好了可能的遗书,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准备。 一声令下,突击排在炮火掩护下很快拿下了高地。但敌人绝不会就此退缩,随着天色一亮,他们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反击。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炮火,王合良和战友们咬牙坚持,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薛志高不幸被敌人的炮火击中,左腿当场被炸断。鲜血很快就浸透了他的裤管。眼看就要阵亡,薛志高毅然决然地掏出了最后的手榴弹,做好同归于尽的打算。 "副班长!我背你下去,然后我再上来给你报仗!"循着压抑的呻吟声,王合良摸了过来。这时他的左眼已经被炸伤,那血淋淋的眼球挂在脸颊上,可他仍在不顾一切地前进。 "我不走!哪怕就剩最后一口气,也要跟他们拼到底!"薛志高坚定地说。尽管王合良再三劝说,他也没有丝毫动摇。 眼看形势不妙,王合良突然灵机一动:"副班长,听我说,我眼睛看不清,你来担任我的眼睛,你腿受伤了,就让我当你的腿,我背着你继续战斗,怎么样?" "好!"薛志高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王合良一丝不苟地背起了副班长,继而冲向敌人的阵地。这一幕引起了敌军的慌乱,指挥官甚至觉得心力交瘁,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他们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不出意料,枪林弹雨很快就向两人猛烈射来。 在一阵猛烈的炮火中,王合良和薛志高被生生炸开。王合良陷入昏迷,而薛志高独自一人继续向前,拖着残破的身躯和敌人拼杀到最后一口气。 等到支援部队赶到时,只看到一具具热血凝固的遗体横陈在阵地上。薛志高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而那个昏迷的人则是王合良。在救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他捡回了一条残生。 醒来后,王合良才知晓,在那场战斗中,薛志高不幸阵亡,但阵地守住了。上甘岭战役也在随后以志愿军的胜利而告终,中国军人用钢铁意志教训了联合国军:为了保家卫国,我们将战斗到底! 王合良重返祖国时,遍体鳞伤。他的左眼已经完全失明,右眼的视力也所剩无几。但对于他来说,这显然都不算什么。与阵亡的战友们相比,自己做得太少太少。 于是,王合良放弃了国家提供的丰厚待遇,选择回到四川老家,怀着赤子之心,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991年,这位曾经淤血战场的革命战士与世长辞,享年62岁。 薛志高和王合良,他们用热血浇灌的种子已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如今,在和平年代,我们有责任将他们的事迹永远铭记心中,将那份保家卫国的信念代代相传。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永葆不败的浩然正气! (信息来源:《英雄王合良(胶东文化)》——齐鲁壹点)
这样的仗,美国怎么可能打得赢?上甘岭战役中,一位美军将领看到,一个瞎了眼的志愿军
老闫聊史
2024-05-05 18:52:04
1
阅读:168
用户11xxx31
伟人的动员能力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