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曾经有个约定成俗的习惯,只要是朱老总一现身,无论是元帅,还是将军,必定起身、站立迎接。无论我军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朱老总在,大家从来都不会觉得惊慌。 信息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引用日期2021-05-20]) 朱老总自小就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寒让他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但也锻炼出了顽强不屈的品性。父母虽然只是普通农民,但他们希望儿子能过上不同的人生。为了让朱老总能读书识字,二老东拼西凑,节衣缩食,终于在朱老总10岁那年,把他送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就读。 朱老总深知父母的艰辛付出,他下定决心要刻苦读书,绝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果然,凭借过人的毅力和聪颖好学,朱老总很快就成为全校出类拔萃的学生。 和同窗好友交谈时,朱老总常说:"我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若不是父母卖力相助,我恐怕今生也难有读书机会了。"朱老总言语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就读期间,朱老总开始接触到了激荡社会的新思潮。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朱老总渐渐被马克思主义所吸引。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新兴思潮,朱老总决定前往德国留学深造。 在德国的日子里,朱老总结识了同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周总理。两人经常交流思想,相见恨晚。正是在周总理的帮助下,朱老总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崭新征程。 1926年,朱老总回到国内,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这一年,他初次与毛主席相见,两人一拍即合,在革命道路上结下了战友般的深厚情谊。 1928年的湘南起义爆发后,朱老总与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共同领导着工农革命军。当时,国民党将红军称为"朱毛"军队,可见两人在红军中的重要地位。 长征途中,朱老总担任总司令,亲自冲锋在最前线。有一次,部队遇到了重重阻力,几乎陷入绝境。这时,朱老总亲自冲上前去,在枪林弹雨中指挥部队迂回包抄。最终,大家齐心协力突破了重围。战士们看到朱老总身先士卒的英勇表现,无不被他的革命气概所深深打动。 就这样,朱老总带领红军历经万难,终于取得了胜利。抗日战争时期,朱老总被任命为八路军总指挥。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指挥有方。在他领导下,八路军与日军周旋,伺机打击敌人,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 一次,朱老总亲眼目睹一名年轻战士不幸牺牲。他当即跪在战士遗体前,向这位年轻英雄缅怀默哀。有战士语带感激地说:"朱老总对我们就像父亲一样亲。" 在边境守卫战中,朱老总亲自带兵前往前线,与士兵同甘共苦。哪怕是在刀枪交加的战场,他也从不袖手旁观。受伤的战士,朱老总会亲自为他们包扎上药;遇到困难险阻,他也总是冲在最前面,身作则表率鼓舞大家的斗志。 在朱老总的带领下,战士个个斗志昂扬,视死如归。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挑战,只要看到朱老总在,大家就会斗志满满。战役结束后,朱老总挨家挨户看望阵亡将士的家属,为他们排忧解难。一位老太太含泪说:"朱老总真是为人民着想啊!" 正是因为有了朱老总这样德才并重的领导人物,我军才能不断攻坚克难,一路走来。朱老总虽然是开国元勋,可他从不摆摆架子,相反他十分平易近人。即便是身居高位,他的生活作风也依然十分朴素。 与将士们相处时,朱老总总是充满亲和力,毫无高高在上的威严。部队里的新兵们特别喜欢与朱老总交流,因为他总是一副长者的模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新兵们的疑惑。 朱老总之所以如此受人爱戴,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人民情怀。他时刻关心着群众的冷暖疾苦,深入基层了解他们的诉求。有空闲时,朱老总就会亲自走访群众,为他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切实解决他们的难题。正是这种与人民同甘共苦的情怀,让朱老总深得人心。 时至今日,朱老总已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一生坚持的理念和人民情怀,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去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奉献。因为有了这样一代人的奋斗,我们的生活才能一步步好起来。是朱老总这样的英雄,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军中,曾经有个约定成俗的习惯,只要是朱老总一现身,无论是元帅,还是将军,必定起身
康安说历史
2024-06-07 12:25:59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