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位卧底多次的缉毒警察受邀颁奖,没想到主办方却突然直播,结果导致英雄被毒贩盯上,毒贩气得开出200万悬赏,势必拿下陈新民的人头! 1957年,陈新民出生于此,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毅力和正义感。他对警察职业充满向往,于是考进了云南的警察学校。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缉毒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加入了云南缉毒大队。 那时毒品问题很严重,尤其是云南边境,成了毒品交易的热点地区。初入警队的陈新民,并没有被眼前的险恶吓倒。 他知道毒品有多害人,也明白缉毒工作的重要性。他就像一块硬石头,坚定地加入了这场无声的战斗。 他参与侦破的第一个大案,就缴获了大量的毒品,这让他初露锋芒,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心思细腻,善于掩饰,多次深入危险地带,跟毒贩斗智斗勇。 他曾伪装成毒贩,深入毒窝,获取情报;也曾乔装成商人,与毒贩进行交易,最终将他们一网打尽。每一次的行动都充满了危险,但他总能化险为夷,将毒贩绳之以法。他就像个老练的猎人,在漆黑的森林里追踪目标,最终把它们抓住。 1992年,对于陈新民来说,是一个命运的转折点。他因为工作做得特别好,被邀请去参加一个颁奖典礼。 原本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表彰活动,但因为主办方突然决定现场直播,陈新民的人生从此改变。 直播镜头,无情地将陈新民的形象暴露在公众面前。对于一个长期隐蔽身份的缉毒警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更可怕的是,那些与他交过手的毒贩,也认出了他。 随后毒贩立马展开报复行动,200万,这是毒贩为陈新民的人头开出的价码。巨额悬赏,如同悬在陈新民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威胁短信接踵而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他和他的家人。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陈新民没有退缩。 他知道,自己要是倒下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受牵连。他选择了坚守,继续与毒贩进行着殊死搏斗。他提高了警惕,每次执行任务时也变得更加小心。然而,毒贩的报复并没有停止。 他们将目标转向了陈新民的家人。陈新民的外甥,才12岁,不幸成了毒贩报复的受害者。 他被绑架,被注射毒品,身心遭受了巨大的摧残。得知消息的陈新民,内心如同被撕裂一般。 他自责,他痛苦,但他更清楚,他不能倒下。 他必须更加强大,才能保护家人,才能将毒贩绳之以法。但是危险并没有就此结束。 一天晚上,一群穿着黑衣服的人突然闯进了陈新民的家。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陈新民冷静地组织家人逃离,自己则留下来与歹徒周旋。 他和歹徒打了起来,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把歹徒制住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搏斗,让陈新民和家人的关系更加紧密。 他们一起经历过生死,更加懂得珍惜彼此。这也让陈新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将继续战斗,直到将所有毒贩绳之以法。 警方的追捕行动也随之展开。经过周密的部署和不懈的努力,主要的毒贩最终落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场胜利,不仅是对陈新民的肯定,也是对所有缉毒警察的致敬。 2007年,陈新民退休了。但他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投身于禁毒事业。他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生动的教材,走进学校、社区,开展禁毒宣传教育。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警示人们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永不退役的禁毒战士",这是人们对陈新民的敬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真正的奉献精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无名英雄,默默奉献,用生命守护着我们。他们可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他们的付出一样很伟大。他们用青春和汗水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保护着社会的平安,守护着每个家庭的幸福。 让我们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 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创一个没有毒品的和谐社会! 信息来源:《 缉毒战线上的尖兵陈新民同志英雄事迹二级英模》——公安部网站 2016-04-18
1992年,一位卧底多次的缉毒警察受邀颁奖,没想到主办方却突然直播,结果导致英雄
沐白史记鹿
2024-11-08 17:49:02
0
阅读:2032
胡公五号
主办方不被问责吗?
对对对
这世界没那么多无缘无故,都是成年人,很怀疑主办方的行为是不是故意的
111
泄露国家秘密罪不轻吧?
贫道还能
得到什么了,傻缺?
Me
英雄家属受到怎么样的折磨,就让主办方同样感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