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首富牟其中提议:炸掉珠穆朗玛峰,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大口子,让印度洋暖湿气流吹过来,广大的西部地区就成了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涌遍全国,市场经济的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这真是个机会多多的时代,也是个快速发展、不太规范的时代。 “倒爷”、“万元户”等新名词层出不穷,无数人怀揣着梦想,渴望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实现人生的逆袭。 牟其中,就是其中一位。他既不是名门之后,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他不仅商业眼光独到,还敢闯敢拼。 当时他看到了苏联解体后经济的混乱和市场需求的巨大缺口,也看到了中国国内商品积压的困境。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诞生:用中国的轻工业产品换取苏联的飞机。 这在当时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苏联的飞机是国家战略物资,怎么可能用普通的商品交换?更何况,牟其中那时候根本没钱去买这些东西。 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先是与四川航空公司签订了购买飞机的合同,以“货到付款”的方式获得了川航的信任。 然后,他又找到了苏联方面,提出用中国的罐头、方便面、衣服等生活用品来交换飞机。苏联正为国内物资短缺发愁,听到这笔交易后很高兴地同意了。 接下来,牟其中的举动真是让人惊讶。他利用与苏联签订的合同,从银行贷款购买了大批货物,然后将这些货物运往苏联,换回了四架图-154飞机。 这笔交易,让他几乎没有花费一分钱,却赚取了巨额利润,一跃成为中国首富。当时,人们都称牟其中的这笔交易是“空手套白狼”。 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商业智慧,更展现了他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在那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牟其中凭借着他的胆识和智慧,成功地抓住了时代的红利,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牟其中的成功,让他更加自信,也让他更加敢想敢做。他开始瞄准更大的目标,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炸开喜马拉雅山”的计划。 他认为,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导致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经济落后。如果能够炸开喜马拉雅山,让暖湿气流进入西北地区,就能改变那里的气候,促进经济发展。 这个想法听起来十分大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牟其中却对此深信不疑。他组织专家团队前往喜马拉雅山进行考察,并认真研究了该计划的可行性。 然而,专家们的评估结果却给牟其中泼了一盆冷水。他们认为,炸开喜马拉雅山不仅技术难度极高,而且成本巨大。 即使炸开一个口子,暖湿气流也不一定能顺利进入西北地区,反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尽管专家们给出了否定的意见,但牟其中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 他觉得,只要有钱和技术支持,这事儿肯定能成。他甚至开始琢磨怎么把中国西北地区变成像江南一样的地方。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牟其中的“炸开喜马拉雅山”计划最终未能付诸实施。这不仅是因为技术和资金的限制,更因为这个计划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风险。 “炸开喜马拉雅山”计划的搁浅并没有让牟其中停下脚步。他开始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把视线转向了国际市场。他与俄罗斯国际卫星组织合作,计划发射卫星,并从中获取利润。 为了筹钱,牟其中和一家澳大利亚公司签订了“双八协议”。根据协议,澳大利亚集团将为南德集团提供担保,帮助其获得银行贷款。 然而,这个协议却成为了牟其中商业生涯的转折点。 在协议签订后不久,澳大利亚集团的董事长何君却背着牟其中,将担保更换,并以南德集团的名义进行信用套现。 牟其中发现时,何君已经开出了很多担保书。为了避免被诬陷诈骗,牟其中紧急赶往俄罗斯,试图通过出售卫星股权来偿还银行贷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未能成功出境,并被控“信用证诈骗罪”,锒铛入狱。牟其中的入狱,标志着他商业帝国的崩塌。曾经风光无限的首富,现在却成了阶下囚。 2016年,75岁的牟其中刑满释放。他走出监狱,面对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世界,不禁感慨万千。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在,他只剩下北京的246套房产。 虽然错过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牟其中还是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他在狱中坚持阅读、写作,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计划在出狱后重新创业。 他的成功,离不开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他的失败,也暴露出他在商业运作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的“天马行空”,即使最终未能实现,也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他就像一颗流星,短时间内在改革开放的舞台上闪亮了一把。 信息来源:①潘石屹对话牟其中!开水瓶换飞机,要炸喜马拉雅山 江湖传说背后真相---
1997年,中国首富牟其中提议:炸掉珠穆朗玛峰,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大口子,让印
沐白史记鹿
2024-11-08 17:49:02
0
阅读:1591
心凉凉
永远记住:有钱人放个屁都有人说是香的。[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卑鄙的李三光
可行性极高。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