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图

城市刘冰芍 2024-12-06 00:13:26
通过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协同共享、制度协同安排等不同维度测度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水平的分层测度。借鉴GII总得分即投入次级指数得分和产出次级指数得分的简单平均数,通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简单平均求和(每个维度的最高得分为1分,总和为3分),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依次是广州与深圳、广州与佛山、深圳与东莞、香港与深圳、深圳与惠州、澳门与珠海、香港与澳门、惠州与东莞、香港与广州、广州与东莞、深圳与佛山。广州和深圳因其在产业协同创新和服务协同共享两个维度表现突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组合。广州与佛山、深圳与东莞因其在服务协同共享和制度协同安排两个维度表现突出,特别是广佛和深莞的交通联系、信息交流、物流联系和金融协同等表现突出,同样呈现出较高的协同发展水平。香港与深圳的协同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制度协同安排和产业协同创新。广州与东莞、深圳与佛山同样呈现较高的协同发展水平,都是在服务协同共享和产业协同创新等维度表现突出,特别是广莞、深佛之间的金融协同程度和物流联系强度,同时伴随着深佛、广莞的产业渗透,相较于固化的“广佛肇”和“深莞惠”的空间结构,城市之间的行政壁垒和边界属性逐步模糊化,这种关系空间的重塑将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相比港深的协同发展水平,澳珠的协同发展水平偏低,澳门与珠海的协同发展主要体现在制度协同安排,产业协同创新和服务协同共享是当前澳珠协同发展的最大短板。虽然去边界化趋势明显,城市间流动性增强,但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其协同发展水平均未达到1.8分(以3分为准的及格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