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耗必看:心之外不存在任何事物。这是我读《传习录》得到的启发。 ...
枫儿的
2025-04-15 20:10:04
反内耗必看:心之外不存在任何事物。这是我读《传习录》得到的启发。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所有事物都是在心之内。也就是意识包含物质,物质是意识制造出来的观点。
让我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比如,小杨哥在上很火,有1亿粉丝。但对我弟弟这种几乎不刷的程序员来说,小杨哥就是不存在的。
我们都知道,小杨哥当然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但对我弟弟来说,他就是不存在的。这就是“心外无物”的含义。
所以,王阳明说的“格物致知”中的“物”,并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这个“物”指的是你头脑中时时刻刻产生的念头。
比如我的脑海里产生了想要读书的念头,那么“读书”就是一件事物。
“格物致知”就是要学会分辨哪些念头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善的念头要发扬光大,恶的念头要及时去除,这样才能光复良知,存养天理。
王阳明告诉我们,不要总是去追逐外物,不要总想在外物上寻找人生的真理。你只需要觉察自己的念头就可以了,因为你所看到的所有东西,也不过是意识延伸出来的而已。
你所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宇宙的最高意识,或者说,是无限的意识通过我们人类独特的观察机制,把自己局限到某个具体点上呈现出来的样子。
它们的本质仍然是意识。因此,王阳明一直强调,既然一切皆是意识,我们就只能在心的本体上下功夫。
那么,如何下功夫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每做一件事、每产生一个想法,都要有意识地觉察它们的根源是什么。
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我们的杂念无非就是三种病根:贪财、好色、求名。真的,你的所有痛苦和挣扎,几乎都是在这3个名相上栽了跟头。
为什么我要践行“日日不断”?就是要每天都磨炼自己的心性,聚焦“触动点是什么”“如何表达清楚”就好,其他的都是妄念。
正如度阴山老师所说:花固然客观存在,可如果我们不和它建立联系,互相感应,赋予它价值,那花和我们是各自存在的,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只有用心和它建立起联系(看它),感应它(从眼入心),赋予它价值(鲜艳),它才算作一物。共勉!读书成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