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5岁的火箭专家杨南生娶了29岁的张严平。张严平的父母不同意,后来当她父母知道杨南生的身份后,惊呆了。 杨南生这人,说起来真是个传奇。他1921年12月29日出生在福建海澄的一个普通家庭,家里不算有钱,但父亲是小学校长,从小就让他接触了不少书本知识。1939年,他考进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那时候正是国家动荡的年代,能考上这样的学校,靠的是真本事。大学里,他不仅学航空,还对火箭技术着了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没犹豫,直接回国,投身到国防建设中去了。他被分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此一头扎进了火箭研究。 杨南生在航天领域的贡献,真不是三两句话能说完的。1950年,他带队在内蒙古戈壁滩搞成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T-7M的试验,这可是我国航天起步的重要一步。到了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他负责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那一刻,整个国家都沸腾了,他也成了幕后英雄之一。后来,他还参与了“巨浪一号”导弹的项目,为国防事业添了不少砖瓦。1995年,他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这荣誉可不是随便给的,是对他一辈子心血的肯定。 再说张严平,她1957年出生,算起来比杨南生小了整整36岁。她家是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聪明伶俐。1982年,她从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直接进了新华社当记者。那时候,能进新华社可不容易,她靠着自己的努力,很快就混出了名堂。她采访过不少大人物,写出的报道条理清楚又有深度,好几次拿了奖,最后还捧回了“长江韬奋奖”,这可是中国新闻界的顶尖荣誉。 1984年春天,全国两会在北京开,张严平接到任务,去采访一位老资格的科学家代表,也就是杨南生。那年他63岁,满头白发,但精神头特别足。张严平本来还有点紧张,但杨南生为人随和,三两句就聊开了。从工作聊到生活,再聊到文学和音乐,两人越聊越投机。采访完后,他们也没断了联系。那次见面就像埋下了一颗种子,谁也没想到,后面会开出花来。 从北京回来后,杨南生总会想起那个采访他的年轻姑娘。有一天,他忍不住提笔给她写了封信,聊聊自己的日常,也问问她在忙啥。张严平收到信,挺高兴,回了一封长信,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倒了出来。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开始了通信。这通信整整持续了两年,信里啥都聊,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爱好,感情也在字里行间慢慢升温。 到了1986年,杨南生在信里跟张严平表白了,说想跟她过一辈子。那时候他65岁了,第一次对一个女孩动了真心。张严平看完信,心里五味杂陈。她其实早就被杨南生的学识和人品打动了,这两年的通信让她觉得,这个男人值得托付。她回了信,简单一个“愿”字,算是定了终身。没多久,她就买了去西安的火车票,要去找杨南生。 这事儿在两家亲友圈里炸开了锅,尤其是张严平的爸妈,坚决不干。他们觉得女儿才29岁,前途一片光明,干嘛要嫁给一个快70岁的老头?在他们眼里,这岁数差得也太离谱了,邻里街坊的闲话都能把人淹死。张严平跟父母磨了好几天,讲杨南生有多好,心态多年轻,可爸妈就是不松口。她急了,干脆撂下话,说自己成年了,有权决定自己的事,爸妈要是真为她好,就该支持她。说完她就收拾东西,跑去找杨南生了。 张严平到了西安,跟杨南生碰了面。两人一合计,决定赶紧把婚事办了。他们去了民政局登记,还拍了婚纱照,打算简单办个婚礼。可张严平的父母没这么容易放弃,他们托人去打听杨南生的底细,想找点理由把这婚事搅黄。结果这一打听,把他们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原来杨南生不是普通老头,他是国家航天事业的大功臣,参与过“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项目,还主持了不少国防工程,功劳大得没法说。 这下,张严平的爸妈傻眼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女儿看上的男人这么有来头。带着一堆疑问,他们决定亲自去西安见见杨南生。到了那儿,杨南生没一点架子,笑呵呵地跟他们聊,说自己真心爱张严平,会好好对她。虽然年纪大,但会尽力照顾她一辈子。这话说得诚恳,张严平的爸妈听着听着就软了心。他们终于明白,女儿不是瞎了眼,而是真遇到了一个靠谱的人。反对的心思没了,反而开始替女儿高兴。 婚礼如期办了,挺简单,但很温馨。新郎新娘手牵手,接受亲友的祝福,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婚姻生活。婚后,张严平跟着杨南生在西安安了家。她这才知道,丈夫虽然是大科学家,可日子过得一点不讲究,住的是普通平房,每天骑个破自行车上班。研究所条件也苦得很,很多设备都是自己攒出来的。可就在这环境下,杨南生和他的团队硬是干出了一堆大事。 1994年,杨南生从航天工业部退休,但没闲着,继续给航天事业出主意出力。1995年,他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算是对他一生的褒奖。2013年,他因病去世,享年92岁。张严平陪他走完了最后一程。丈夫走后,她没闲着,决定写他的传记。她跑遍他工作过的地方,找他的老同事聊,只想把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1986年,65岁的火箭专家杨南生娶了29岁的张严平。张严平的父母不同意,后来当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5-01 12:00: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