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多国退货,演习不敌歼10C,实战被击落,中国的苏35还有啥用?说起中国的苏-3

瑶露润荷香 2025-05-08 08:15:02

被多国退货,演习不敌歼10C,实战被击落,中国的苏35还有啥用?说起中国的苏-35,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这款俄罗斯卖给咱们的战斗机,当初可是顶着“第四代半”的名头来的,2015年花了20亿美元买了24架,军迷们都觉得这下空军要起飞了。可没几年,这家伙的名声就有点臭大街了——被多国退货,演习里干不过歼-10C,实战里还老被打下来。网上吵得沸沸扬扬,都在问:这玩意儿到底还有啥用? 其实真正决定一款战机价值的,除了纸面参数和初期表现,更关键的是后续实战能力和整体技术成长空间。 随着俄乌冲突暴露出的诸多短板,苏35的技术劣势越发明显,实战中它被防空火力击落的消息。 开始引发外界对其作战能力的质疑,多国纷纷放缓甚至叫停采购计划,部分合同在交付前就已提出退货请求,这对以往风光无限的苏35来说,无疑是巨大打击。 与此同时,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0C、歼16等新一代国产战机快速成长,正好赶上苏35交付的时段。 中国空军在模拟对抗中对比了苏35和歼10C,两者正面对抗时,歼10C的相控阵雷达和先进航电率先给苏35带来了压力。 在态势感知和目标锁定上,国产战机效率更高,苏35还没来得及发挥近距机动的优势,就因雷达、红外等电子设备相对落后而被击败。 演习结果说明,苏35并没有想象中那种全方位优势,相反在现代化综合能力面前,已经被中国自己造的飞机反超。 不仅如此,苏35在雷达和红外探测等关键技术上已被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甩在身后。 俄制红外探测设备一直被诟病探测距离短,供应和维护也时有问题,而中国自研的系统早已弥补并超越这些短板。 苏35虽说动力和机动性尚可,但在电子系统、作战网络适应和整体集成方面已经没有优势,这也是中国不再追加采购的重要原因。 对于已经到手的24架战机,只能作为特殊用途或者二线值勤,真正指望它们担纲空军主力显然已经不现实。 多年后当外界回头看苏35的“生涯”,会发现这台战机虽一度辉煌,但很快在技术革新大潮下败下阵来。 它的市场淘汰,不仅仅是自身不足,更是中国等国家自主创新提速带来的必然结果。 现代空军的核心竞争,早已不止于机动和火力,而是电子系统、信息作战和整体体系能力的较量。 中国在这些领域突飞猛进,苏35自然被时代甩在身后,面对快速升级的中国制造和国际军贸的变化,苏35的尴尬也是俄罗斯军工现状的一个缩影。 关于苏35你怎么看?你觉得未来中国空军会用什么样的装备取而代之?对比来看,国产战机最让你关注的是什么?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0 阅读:134

评论列表

用户15xxx65

用户15xxx65

1
2025-05-08 14:09

关键是体系,再个航电!苏式战机也用相对落后的航电技术打配合,干掉F16了!

猜你喜欢

瑶露润荷香

瑶露润荷香

瑶露润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