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第180师宣传科科长安靖荣在敌后艰难转战了100多天后,率领6名

混沌于浮云 2025-05-08 19:21:59

1951年9月,第180师宣传科科长安靖荣在敌后艰难转战了100多天后,率领6名战士顺利归队。1个月后,上级将安科长当做负面典型,直接开除军籍,判处5年有期徒刑。多年后,安科长讲:“祖国母亲永远是母亲。” 安靖荣,1920年出生在山东莱阳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那年月,家里穷得叮当响,吃饱饭都算奢侈。可1937年“七七事变”一爆发,日本鬼子全面侵华,山东遍地烽火,18岁的安靖荣坐不住了。1938年,他满腔热血加入八路军,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从一个啥也不懂的农村娃,到扛枪上战场,他靠的是对侵略者的恨和对国家的爱。在八路军,他从普通战士干起,胆大心细,脑子活,很快就崭露头角。百团大战那会儿,他带小队搞伏击,炸了日军的补给线,立了功。 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安靖荣跟着部队接着干,参与了解放临汾、太原这些硬仗。打仗时他负过好几次伤,可从没退缩过,战友们都服他,上级也信他。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入了党,后来被调到第180师当宣传科科长。这活儿不简单,既要管部队思想教育,又得鼓舞士气,还得随时准备上阵。1951年,他随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那时候,他31岁,正是一个男人最能扛事儿的时候。 1951年5月底,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打到尾声。第180师在执行任务时撞上了美军的重兵包围,和主力部队彻底断了联系。安靖荣带着6名战士——樊日华、张志强、李明、王大勇、赵勇、刘刚,被迫留在敌后。这100多天,他们过得有多苦,外人很难想象。弹药打光了,粮食也没了,饿得前胸贴后背。路上碰见个落单的志愿军战士,几个人分了几粒干豆子,硬撑着活命。后来到了个朝鲜小村子,当地老百姓看他们饿得不行,煮了锅稀粥给他们吃。这才算缓过一口气。 安靖荣毕竟是科长,脑子清楚,胆子也大。他带着这帮兄弟白天躲山林,晚上摸黑赶路,想方设法找大部队。路上好几次跟敌人的搜索队撞上,有回枪声一响,两名战友当场没了,他硬是殿后掩护,才保住其他人。7月底,队伍只剩7人,到了铁原南边的龙集洞。那地方已经被敌人占了,好在有朝鲜群众偷偷帮忙,给点吃的,藏藏身。到了8月,他们又挪到汉滩川。那条江水急得很,他们用捡来的电话线拧成绳子,水性好的先探路,一个拉一个,总算过了江。 接着翻鸡冠山、明月山,又跟美军干了一仗,跑了才活下来。到9月,前线的枪炮声越来越近,他们终于碰上第47军的兄弟部队。那一刻,7个人抱头痛哭,100多天的苦熬总算熬到头。几天后,他们被送回第180师师部,活着回来了。按理说,这该是立功受表彰的事儿,可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剧情完全翻了盘。 1951年10月,上级开始复盘第180师在第五次战役的失利。仗没打好,总得找原因,有人得背锅。结果一查,把账算到了“动摇”上,说部队思想不坚定,责任就落到了宣传科科长安靖荣头上。他被定成负面典型,没啥解释,直接开除军籍,还判了5年有期徒刑。从英雄到“罪人”,就这么一个月的事儿。家里媳妇一听这消息,扛不住压力,跟他离了婚。安靖荣呢?没喊冤,没闹腾,就这么认了,默默进了监狱。 在牢里待了5年,他没垮。出来时,人已经不年轻了,回到老家山东,靠干点零活过日子。生活苦是真苦,可他从不跟人抱怨。村里人提起他,都说他脾气好,心态稳,像个老兵的样子。那时候,他心里咋想的,没人知道,但他肯定没觉得自己做错了啥。毕竟,他在敌后拼了命,带着兄弟们回来,这份心是干干净净的。 时间到了80年代,风向变了。当年的事儿被翻出来重新看,第180师的失利,不全是思想问题,更多是战场形势太复杂,指挥也有失误。安靖荣这“负面典型”的帽子,明显是冤的。上级给他平了反,恢复了名誉和党籍,还安排他在干休所养老。晚年日子平稳了点,有人去采访他,他说了那句让人心里一震的话:“虽然母亲打错了孩子,但她毕竟还是母亲啊!” 这话听着简单,可分量重得很。他把祖国比作母亲,哪怕被误解、被惩罚,他也没恨过。这种宽容,不是谁都能有的。换成别人,吃了这么多苦,可能早就满肚子怨气了。可安靖荣没有,他心里那份对国家的感情,始终没变。

0 阅读:0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