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当归芍药散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其实我们根本看不到全部,或者说就没有所谓的全部存在,“盲人摸象”这个故事真切的告诉了我们其中缘由。既然看不到全部,我们就少用用“绝对”“只有”这些词汇来给一个事物定义。要本着谦卑、谨慎的姿态去探索与发现。就像《你是我的眼》歌里唱的那样“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用松弛的心态去学习中医,“学会了是收获,学不会也是收获”,抱朴守拙啊,尽量乐观看待学习二字。
今天再聊当归芍药散,也是告诉大家,一个方剂既简单也复杂,这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那我们学习它的理法还有作用范围,就要掌握它的简单,探索它的复杂。就像享受夏花、秋叶、冬雪、春雨带来的心情愉悦,又要探索二十四节气背后的“炁”的运行。生活简单到喝一杯香甜的茶,就能开心一整天。也能淡然到精心准备的一桌菜,朋友们却来不了的独享其乐,欣然接受。生活的温度只有自己去触摸,感受它的美好。
当归芍药散的逻辑是“血不利则为水”,就像我们的生活,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心情不好了,就觉得心里堵得慌,然后就出现胃口不好、睡眠不好、头痛、血压高等等,就是说,“不利”是身体的表现,但根本还在我们的心情。这就是为什么我这些天每次直播的时候,就告诉大家保持好心情,自己给自己开了第一个方子应该是“快乐”。
川芎这味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在很多方剂里都有出现,温经汤、胶艾汤、胶姜汤等等,陌生是我们对它了解的还不够,就像我们人一样,在不同的环境里所表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妈妈、女儿、妻子同时都存在一个人身上,环境不同,角色就不同。川芎活血通肝、风邪入脑头痛、血涩麻木而痹、入肝养血通筋、破瘀畜、调经脉等等,如果是肝气上冲、肝火旺的情况还是要慎用,因为川芎行风入脑,吃了可能头更痛。那如果是因为瘀血停滞不利,川芎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披荆斩棘,祛瘀活血,使得肝血一路畅通。结合着当归与白芍肝脏的两个护法,一动一静、一张一弛。如果说的这里您觉得当归芍药散的方子很妙了,那你是下定义早了,因为,茯苓、白术、泽泻三味“白衣大侠”还要展示其功力。三味协同作战消除水湿内停,通过利水,化解血瘀与水湿互结的病机。
顺着这条思路,当归芍药散的作用范围就会浮出水面,背后理法就水落石出了。
当归芍药散
一、因血虚肝郁、气血不畅引起的经期腹痛、月经不调、血块暗黑。
二、调和肝脾以安胎,缓解血虚湿阻引起的妊娠不适。
三、脾虚湿盛导致的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四、脾水内停所致下肢浮肿、小便不利。
五、肝脾不和导致的腹痛、拘急疼痛,如慢性肠炎、胁痛。
六、血虚湿阻,清阳不升导致的头昏沉,头重如裹。
七、血虚水停,瘀血不利的黄褐斑痤疮。
八、调节肝脾,缓解潮热,情绪波动及水肿。
九、通过活血利水改善盆腔环境,消除炎症及囊肿。
十、因血虚水滞,血行不利形成的高血压或低血压。
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辨证呢?给大家提供几个辨证依据,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脉弦或细,或者濡脉,有腹痛绵绵、水肿(手肿、脚肿常见),带下清稀等等,如果是湿热证,阴虚火旺就要慎用,孕妇也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切勿盲目!
加减
1、血瘀重的可以加桃仁、红花
2、气虚重的可以加黄芪、党参
3、湿热偏盛的可以加茵陈、黄柏
当归芍药散肝脾同调、血水同治,通过养血活血健脾利湿的双向调节,作为范围广泛,男女同治,仲景先师传授此方,惠及后人,吾辈解方交流,甚是涕零。
当归芍药散
当归(45克)芍药(240克)茯苓(60克)白术(60克)泽泻(120克)
芎穹(120克一作45克)
煎服法: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对症用药,目前当归芍药散对于一些问题都有很好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