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位中国女士回国时,遭到了美国海关的严格检查,并没收了其行李箱中的6800美元,但匪夷所思的是,该女士竟然不怒反喜!
1957年,那会儿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啥都得从头开始,科技这块儿更是短板。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还没被正式喊出来,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玩意儿是时候派上用场了。这时候,咱们有位叫林兰英的女科学家,她可是从旧社会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靠着那股倔劲儿和聪明脑袋,愣是冲破了层层关卡,成了新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开山大将之一。这就跟鲁迅说的似的:“希望嘛,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有或没有,地上的路也是这样,本来没有,走的人多了,路就出来了。”林兰英,她就是这么个拓荒者。
林兰英,福建莆田人,1918年出生,祖上还当过明朝的御史呢,可惜到了她这儿,差点儿因为重男轻女的老观念连书都读不上。7岁那年,她豁出去了,绝食三天三夜,就为了争取个读书的机会。这一争,她可就刹不住车了,从村里学堂一路冲到福建协和大学,最后还跑到美国去深造,拿了个固体物理学博士回来。不过,想回国可没那么简单。拿了博士学位后,她被美国政府给扣下了,一直拖到1956年,找了个“母亲病重”的借口才放她走。临走前,她还玩了一手障眼法,把研究成果藏进药瓶里,外面再裹上6800美元现金,想蒙混过关。美国海关还真就被那6800美元给吸引了,那些藏着科研宝贝的药瓶倒是一路畅通无阻。等钱被没收的时候,林兰英不但没生气,反而笑得挺开心——因为她知道,真正的宝贝已经安全到家了。
回国后,林兰英二话不说,把美国那边给的百万年薪给甩了,每个月就拿200元人民币,在中国的半导体事业里埋头苦干。她这事儿告诉我们,爱国啊,不是光嘴上说说,得拿出实际行动来;价值嘛,也不在钱多钱少,而在于你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