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德国一艘U型潜艇正在伏击盟军商船,艇长一时没忍住上了个厕所,上完后没有叫“冲屎官”来而是自己冲起了马桶,结果海水从马桶中喷了出来,导致这艘潜艇被马桶给击沉了! U-1206是德国海军的VII C型潜艇,1944年才刚下水,属于当时比较先进的那一批。这家伙装了高压马桶,专门为深海设计,能把废物直接排到海里。不过这马桶操作起来可不简单,得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敢碰。1945年4月6日,U-1206从挪威克里斯蒂安桑出发,任务是去苏格兰附近海域搞破坏,拦盟军的商船。那时候德国已经快撑不住了,潜艇战是他们最后的挣扎。 艇长叫卡尔-阿道夫·施利特,27岁,算不上什么传奇人物,就是个普通的职业军人。他1918年出生,从小喜欢大海,1937年加入海军,慢慢混到潜艇指挥官的位置。施利特技术还行,冷静也冷静,就是有时候太自信了点。这次任务是他接手U-1206后的第一次出海,结果就出了这么大的篓子。 事情发生在1945年4月14日,潜艇巡逻了8天,正在苏格兰彼得黑德附近潜行,深度大概60米。艇员们都绷着弦儿,盯着仪器防着盟军的反潜飞机。这天,施利特憋不住了,去上了个厕所。上完后,他没叫专业技师来处理,自己上手冲马桶。按理说,这种高压马桶得严格按步骤操作,不然就容易出问题。可施利特大概觉得自己经验够,拧了个阀门,按了个按钮,结果悲剧来了。 海水直接从马桶喷出来,止都止不住。潜艇内部本来就小,很快水就漫到其他舱室去了。更倒霉的是,海水流进蓄电池舱,电池被泡了以后起了化学反应,放出氯气。这气味儿呛得人喘不过气,艇员们乱成一团。施利特没办法,只能下令紧急上浮,把潜艇浮到海面上来。 浮上来本来是想喘口气,可这时候盟军的巡逻机正好路过,发现了他们。飞机扔了炸弹,潜艇甲板被炸坏,已经没法再下潜了。施利特一看没辙,下令炸沉潜艇,艇员们赶紧跳上救生艇跑路。这过程中,三个人被海浪卷走了,剩下的46个,包括施利特,被盟军捞起来当了俘虏。 为啥一个马桶能搞沉一艘潜艇?这事儿得从技术聊起。高压马桶是德国潜艇的一大“创新”,设计初衷是解决深海排污问题。可这玩意儿太复杂了,阀门多得像迷宫,一个弄错就完蛋。施利特显然没搞清楚操作顺序,打开了错误的阀门,让海水倒灌进来。潜艇内部空间紧凑,防水隔舱又不够严实,水一进来就到处跑,最后泡了电池,氯气一出,基本没救了。 这事儿也不能全怪施利特。当时德国海军已经乱套了,训练时间短,新兵多,像高压马桶这种设备,好多人根本没摸熟。再加上战争末期,物资短缺,潜艇维护也不到位,可能早就有些小毛病没修好。施利特自己冲马桶只是导火索,根子还是技术和管理的漏洞。 U-1206沉了以后,德国海军又少了一艘潜艇,不过那时候大局已定,这点损失也翻不了盘。施利特和幸存的艇员被关进英国战俘营,熬到1948年才放出来。回国后,施利特没再碰海军,跑去学法律,后来当了律师,还在政府部门混了个小官职,干到1970年退休。2009年,他90岁去世,算是个普通人的一生。 潜艇残骸1970年代被发现,在苏格兰附近海底70米深的地方。2012年潜水队下去看了,确认了事故的细节。这事儿虽然不大,但在潜艇史上留了个名,成了技术失误的典型案例。 U-1206的故事听着搞笑,但细想想挺唏嘘的。一艘造价不菲的潜艇,几十号人的命,就因为一个马桶没了。这说明啥?技术再牛,也架不住人出错。战争把人逼到极限,失误就更容易放大。施利特不是坏人,也不是傻子,就是一时大意,结果害了大家。这事儿提醒咱们,不管干啥,都得敬畏规则,别逞能。 再往深里说,战争本身就挺荒唐的。一边是高科技的潜艇,一边是连马桶都冲不下的尴尬,这对比多讽刺啊。U-1206的沉没,就是战争混乱的一个缩影。你说呢?
1945年,德国一艘U型潜艇正在伏击盟军商船,艇长一时没忍住上了个厕所,上完后没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5-11 22:35: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