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局面,果断放弃伊朗, 扶持埃及才是最好的应对之策。伊朗已经被揍的分不清大小王了,战略眼光短的离谱,想让中俄冲锋在前,他躲在后面摘柿子,有那个能力吗? 倒是埃及,在地图上的战略威慑能力,反而要强上伊朗。 埃及坐拥苏伊士运河这一全球能源与贸易的咽喉要道,每年承担着12%的全球海运贸易量,其战略价值远超伊朗的霍尔木兹海峡。 这种地理禀赋使埃及天然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埃及既接受美国年均1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又从俄罗斯采购米格-29战机,更在2022年航展中高调展示对中国歼-10C战机的兴趣,左右摇摆,看似是墙头草,反而最有可能是中东的一个突破口。 面对沙伊对抗,塞西政府明确表态反对军事干预,但强调海湾安全是埃及红线,既维护与沙特的传统盟友关系,又避免直接卷入代理人战争。 2023年沙特向埃及央行存入5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举动,印证了海湾国家对其战略地位的认可。 相较之下,伊朗的“革命输出”政策导致其与沙特、阿联酋等逊尼派国家持续对立,即便在叙利亚战场投入数十亿美元支持阿萨德政权,反而加剧了地区分裂。 从萨达特与以色列媾和遭暗杀,到穆巴拉克在阿拉伯之春中倒台,埃及用血与火的历史教训淬炼出“国家利益优先”的外交原则。 这种务实主义使其在2024年以色列闪击黎巴嫩时保持克制,既未追随沙特强硬表态,也未如伊朗般仓促介入,而是通过强化西奈半岛防御与中美军演维持战略主动性。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伊朗执着于构建“抵抗轴心”时,埃及正通过苏伊士运河经济带、新行政首都等世纪工程,悄然重塑中东地缘经济版图。 这种以发展替代对抗的战略智慧,或许正是中东走出“安全困境”的关键密钥。 对于寻求稳定合作伙伴的国际力量而言,埃及提供的不仅是地理通道,更是一个能调和教派矛盾、平衡大国利益的区域治理平台。 这正是深陷孤立旋涡的伊朗难以企及的战略高度,也是我们极好的合作伙伴之一。
现在这局面,果断放弃伊朗,扶持埃及才是最好的应对之策。伊朗已经被揍的分不清大小
憨豆大侠闯魔窟
2025-05-15 19:48:07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