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主王学文突然发现一20岁女兵,昏倒在家门口。他四下看看无人,一下把她扛到炕上。片刻后,女兵解开衣襟,抱出一个满月的婴儿,眼含热泪说:“大哥,以后孩子就跟您姓吧,就叫王继曾!”
1937年冬,下了很大一场雪,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的,地主王学文闲得没事就想出去转悠转悠,谁知一打开门就看到一个女兵躺在自己家门口。 王学文赶忙上前探女兵的鼻息,感受到女兵还有呼吸,他才松了一口气。 王学文赶紧晃动女兵的身体,并且大声地呼喊女兵,可无论王学文如何叫她,这个女兵丝毫没有要醒过来的迹象。 这下可给王学文急坏了,实在没办法,王学文只好先将女兵从雪地上抱了起来。王学文小心翼翼地将女兵抱到了自家院子里,王学文妻子听着动静也赶了过来,看着丈夫怀里的陌生女人赶紧询问来历。 丈夫却让她赶忙去烧水,不然这个女人就要冻死了,她虽然不满意自己的丈夫抱着这个女人,但是看她的样子,应该是晕倒了。她也是个心思善良的人,毕竟是一条人命,她也不敢耽误。
王学文的妻子赶紧跑到厨房烧了一大锅热水,还贴心地煮了一碗姜茶。 王学文把女子放到屋里的床上,谁知女子怀里却传出来了婴儿啼哭的声音。老两口扒开女子的斗篷,这才发现怀中的婴儿。女子怀中的婴儿非常瘦弱,面黄肌瘦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夫妻俩多年没有孩子,如今看到小孩喜欢得不得了。 他们赶忙拿出上好的布料给婴儿包了起来,还让下人出门买了上好的羊奶,两人小心翼翼地给婴儿喂着。婴儿也非常地听话,似乎能听懂老两口的话似的,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们,还咧着嘴笑个不停。 女子在暖和的土炕上也慢慢苏醒过来,她一醒过来就要下床,王学文和妻子看她身体虚弱,赶忙上前阻止,女子这才作罢。女子带着哭腔讲明了来由,她一眼认出来了王学文并且说:“学文大哥,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以后就让孩子跟着你姓,跟着你们生活好吗?” 王学文不知这女子为什么认识他,看她的模样,一定是有了难处,夫妻俩赶忙安慰她。这个女子名叫吴仲廉,她和丈夫都是光荣的革命战士,两人经常要上战场,然而这个孩子却没人照顾。 两人到处奔波带着孩子本就不方便,有时候遇到危险两人好几天都吃不上饭,大人饿几天还可以,只是就没有了奶水给孩子吃。孩子跟着两人太过于辛苦,如今饿得面黄肌瘦,吴仲廉听说王学文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便想把孩子交给他们抚养。 老两口虽然生活富裕,但是生的孩子却没有一个平安长大,老两口孤苦伶仃的,也十分可怜。如今能有一个孩子给他们养育,他们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吴仲廉说:“以后孩子就跟着王大哥姓,叫王继增就行,以后这个孩子就是王大哥的孩子了。” 说完吴仲廉依依不舍地看着孩子,夫妻俩给吴仲廉端来了姜茶,她喝下去之后身体才彻底缓过劲儿来,之后她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吴仲廉继续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小继曾在王学文家里平平安安地长大了。 老两口对这个唯一的孩子非常喜爱,把他当作亲生的孩子一样抚养,小继曾一天一天地胖了起来,丝毫没有当初瘦弱的影子。在小继曾六岁这年,王学文夫妻俩听说吴仲廉被逮捕了,他们对此非常痛心。 为了让小继曾可以见一眼亲生母亲,夫妻俩花重金买通了监狱里的守卫,两人趁着夜色带着小继曾去了大牢里,王学文坦然地告诉了小继曾,吴仲廉是他的亲生母亲。这让吴仲廉非常感动,从吴仲廉的嘴里才知道小继曾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他是一名光荣的烈士,英勇地为革命献身了。 因为时间有限,小继曾来不及和亲生母亲温存,就离开了监狱,虽然吴仲廉不舍但是也没有办法,王学文夫妇带着小继曾回家。之后革命胜利了,小继曾也长大了。 王学文因为地主的身份被打压,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小继曾。这天王学文家里来了几个解放军战士,这让王学文害怕极了,没承想战士非常有礼貌地说是来看望孩子的。 从他们口中,王学文才知道吴仲廉没有死,当初被红军救下了,如今想来看看孩子过得怎么样。王学文坚持让几人把孩子带走了,他害怕孩子跟着他受苦,之后吴仲廉也没有阻止王学文和孩子见面,并在生活上帮衬了王学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