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要用核计划换取美国解除制裁,那么,伊朗可以向美国“下跪”,为什么不投中呢?

阿智通鉴 2025-05-16 11:33:46

伊朗要用核计划换取美国解除制裁,那么,伊朗可以向美国“下跪”,为什么不投中呢?   伊朗这个国家,在1979年以前是美国和以色列的亲密盟友,那时候美国手把手教伊朗搞核技术,连铀浓缩设备都是美国给的。可1979年霍梅尼上台后,伊朗掉头反美,这一闹就是40多年。但您猜怎么着?伊朗国内亲美派至今多如牛毛,上到政府高官下到普通民众,总有人觉得只要跟美国服个软,就能重新当“西方宠儿”。   为啥会这样?根子还在历史记忆里。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的“宪兵”,石油美元滚滚来,民众生活水平在中东数一数二。这种好日子让不少人患上了“怀旧病”,总觉得只要放弃反美立场,就能重回当年的“黄金时代”。再加上以色列在伊朗的渗透堪称恐怖,从革命卫队到核设施,到处都是摩萨德的卧底。   2020年以色列直接在德黑兰街头暗杀了伊朗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2024年又炸死了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连伊朗总统莱希都被怀疑是死于以色列策划的直升机事故。这种渗透让伊朗内部对反美政策产生动摇,亲美派觉得“硬抗没出路,不如投靠美国保平安”。   更关键的是,伊朗经济被美国制裁压得喘不过气。2025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名单又新增了5个实体,石油出口几乎被掐断,外汇储备缩水到不足200亿美元,通货膨胀率飙升至40%以上。亲美派瞅准机会,天天在媒体上鼓吹“只要放弃核计划,美国就会解除制裁,欧洲投资会像潮水一样涌进来”。这种诱惑对伊朗中产阶级来说特别致命,他们担心自己的积蓄在恶性通胀中化为乌有,所以本能地倾向于“向美国下跪”。   再看核问题本身。伊朗核计划从1950年代就开始了,技术底子是美国给的,现在却成了美国制裁的借口。亲美派认为,只要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全面核查,停止铀浓缩活动,美国肯定会网开一面。他们选择性遗忘了2015年伊核协议的教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说撕毁就撕毁,根本不讲信用。但在亲美派眼里,这只是“个别领导人的错误”,只要新总统表现出足够的诚意,美国会回心转意。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是伊朗重要的合作伙伴,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进展缓慢。中国承诺的4000亿美元投资分25年到位,每年实际到账还不到20亿美元,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中国在核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既不支持伊朗拥核,也反对美国单边制裁,这种中立立场让伊朗亲美派觉得“中国靠不住”。他们更愿意相信美国的“胡萝卜加大棒”,认为只要低头就能换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不过,伊朗亲美派的算盘可能打错了。美国对伊朗的真实战略是“政权更迭”,解除制裁只是诱饵,最终目的是让伊朗放弃地区影响力,沦为美国的附庸。以色列更不可能容忍伊朗与美国和解,2024年4月以色列直接空袭伊朗驻叙利亚使馆,炸死13人,就是在警告伊朗“亲美没有好下场”。而中国虽然合作进展慢,但在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合作扎实推进,2024年中伊贸易额逆势增长18%,给伊朗经济注入了急需的现金流。   最讽刺的是,伊朗亲美派的“投靠”策略,反而让伊朗陷入更危险的境地。2024年新总统佩泽希齐扬上台后,推行亲美政策,结果国内保守派发动弹劾,差点把他送进监狱。以色列也加大了渗透力度,2024年10月伊朗革命卫队情报部门一次性逮捕了20多名为以色列服务的高官,其中包括负责保卫哈尼亚的主官卡拉米尤。这种内忧外患让伊朗民众逐渐看清:投靠美国不仅换不来安全,还会让国家陷入分裂。   说到底,伊朗的选择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亲美派的“下跪”幻想,本质上是对自身实力的误判;而中国的合作模式虽然见效慢,却能帮助伊朗实现真正的自主发展。未来的局势如何演变,就看伊朗能不能在历史教训中清醒过来,别再做“重回西方怀抱”的春秋大梦了。

0 阅读:0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