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战争就是北约对中国的摸底测试。如果巴基斯坦输了,美国大概率就要考虑动手了,哪怕不是亲自下场,也会找个代理人跟中国打了。那样的话,就没有瑞士的会谈结果了。 2025年上半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俄乌僵局,南海事端,台海局势敏感,而就在这个时候,南亚又突然爆发冲突。 在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突发恐怖袭击,26名印度游客遇难。 不到24小时,印度总理莫迪紧急回国,宣布军队戒备,还中止印巴通行、关闭口岸,调动战机进驻边境。 有人说这只是又一次印巴冲突而已。 但是美国第一时间选边站,特朗普与国务卿鲁比奥高调支持印度“严惩幕后势力”,还试图牵线促成停火协议。 表面是调解,实际是在暗中审视。 因为谁都清楚,这不仅是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战争,更是中国武器体系的一次突如其来的实战考试。如果歼-10C表现不佳,结果又会不会直接动摇各国对中国军工的信心。 但结局超出西方的预期。 在5月初,巴基斯坦空军出动42架战机,其中主力为中国产歼-10C,与印度的“阵风”战机直接交火。 结果至少两架阵风被击落,连《法国24新闻台》都不得不承认,中国武器打出了漂亮一仗。 这不是简单的比分游戏。这场5:0的胜利,是中国式作战体系的集体胜出。从预警、数据链到导弹控制,巴基斯坦展现的正是“中国打法”。 接下来的问题很现实,就是美国还敢不敢在中国周边轻易试探了。 在这一仗之后,不止是印度冷静了,台海的岛内势力也开始琢磨:歼-10C的PL-15E远程导弹,真打起来,是不是连敌机雷达都没看到,就先被锁定。 连法国自己也开始反思阵风的实战表现,欧洲的军售格局恐怕也要重新洗牌。中国这场“直播带货”,确实打出了国际影响力。 印巴战争表面上由一起袭击引发,但骨子里,它是一次有预谋的“地缘压力测试”。美国借印度之手,试图探一探中国底牌。但现在,牌摊开了,都开始慌乱了。 中巴经济走廊、瓜达尔港,一直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巴基斯坦的稳定,不只是地区和平问题,还是中国西部大后方的生命线。 而这场战后停火协议虽然由美国斡旋,但大家都明白:美方是在试探失败后,紧急刹车,避免局势失控。不然的话,原定6月的中美关税谈判,可能都要泡汤。 看似遥远的南亚空战,其实就在中国家门口。这不是一场远离的冲突,而是近距离的战略对抗。 印巴打的是冲突,中国赢的是时间。还有对世界的提醒,试探可以有,但是代价要算清。
印巴战争就是北约对中国的摸底测试。如果巴基斯坦输了,美国大概率就要考虑动手了,哪
霜狼踏雪寻梅香
2025-05-16 12:34:0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