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知青王鲁明被安排到云南一所中学当老师,批改作业时,突然收到了学生的纸条,上面写着:我老师,我爱你,等我长大一定嫁给你。看到纸条上内容,他面红耳赤的将纸条撕碎,谁曾想,几天后,该生又写了一份……
20世纪70年代,国家鼓励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建设美丽乡村,此刻的王鲁明怀着一腔热血就和同学前往了西双版纳的农场插队。
刚刚来到此地的王鲁明心情十分沮丧,因为这里不仅有着艰苦的环境,每天还要进行高强度的工作。
这让他这个从城市来的小伙子一时间无法适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适应这里生活节奏的王鲁明也燃起了自己的斗志。
看着身边一蹶不振的朋友,他向朋友们讲述了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的事迹,呼吁大家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王鲁明的鼓励下大家纷纷恢复了赶劲。
此刻的领导看到这个干劲十足的小伙子十分满意,就将他推荐到附近的一所学校担任语文老师。
刚开始他是在小学担任教师,他兢兢业业的表现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有着出色表现的他让校长觉得教小学实在是屈才了,就推荐他到一座中学教书。
来到这里的王鲁明依旧是一位语文教师,不过因为讲述内容不同。
所以他常常需要备课到深夜,只为了能够给学生带来最好的教学质量。
王鲁明教的班都是一些十三四岁刚上初中的学生。
这些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而王鲁明此刻也就只有二十几岁,所以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和自己更好的交流。
他采取了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战术,用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接触。
这个方法很有效果,许多同学在和王鲁明接触的时候都不会像学生见到老师那样害怕。
可是他忘记了此时的学生也是情窦初开的年纪。
此刻班上的一个女生看向王鲁明的眼神并不像看老师那样,她的眼神中包含着爱慕。
李丽是班级里学习成绩很好的成员之一,而且长得极为乖巧。
王鲁明对这个听话懂事的女孩子也十分看重,时常在众人的面前夸奖她。
他对于教育还有一个见解就是鼓励式教育,每次考试班级里的前三名都会获得他奖励的笔记本、橡皮等学习用具。
而李丽的桌上就摆满了王鲁明奖励她的物品。
刚开始的李丽觉得老师只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可是后来她发现自己每次去问问题的时候王鲁明都会十分耐心的给她讲解。
这让李丽逐渐对这个温柔耐心的老师产生了好感。
但她不知道的是其实王鲁明对每个学生都会认真负责的讲题。
终于,有一次李丽鼓起勇气再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王老师,我喜欢你,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嫁给你。
此时正在批改作业的王鲁明翻开李丽的作业本后发现了这张纸条,看到上面的内容后他很惊讶。
可是他却觉得这只不过是同学们的玩笑,毕竟两人之间身份有着巨大的差距。
随后王鲁明就毫不在意的撕碎了纸条。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他又收到了同样的纸条。
这次的王鲁明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毕竟自己的身份是老师。
学生喜欢老师这件事情如果传开了那对自己的名声将是极大的打击。
随后他就找到李丽,简洁明了的教育她你还小,应当将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面,你现在还不懂什么叫做爱情。
而且我们两个是师生关系,我之前帮助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学生,我想让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不要让老师失望好吗?
听到王鲁明这一番话的李丽幡然醒悟,她意识到自己做了多么荒唐的错事。
愧疚的她不禁流下了眼泪。
随后的李丽就将心思放在了学习上面,不再想这些情情爱爱的东西。
这段插曲也成为了王鲁明人生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他用耐心的劝解成功挽回了一个学生的正确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