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抗战中,八路军营长让战士们反冲锋,不料冲到半山,营长却让他们赶紧把日军尸体背上山。战士们一头雾水,但军令如山,只好照做,之后,他们才深刻体会到营长的高明之处。
1938年,此刻的北方地区硝烟弥漫,战火连连,日军对晋西南地区展开了强烈的攻势。
见此情形的八路军迅速集结部队奋起抵抗,保卫家园的土地。
就在这各个地方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激烈战斗的时候,一名叫王耀南的八路军工兵营长靠着自己过人的头脑成功化解了危机。
2月21日,此刻的川口村地区,八路军115师343旅正在和日军展开激烈的战争。
面对日军强大的炮火攻击,我军毫不退缩。
可是只凭一腔热血无法赢得这场战争,日军拥有火力强大的机枪和大炮,而我军却只有手中的步枪。
眼见情况越发不妙的工兵营营长王耀南焦急万分,突然他想到了一个能够成功阻挡日军进攻的方法。
只见他下令让战士们将日军尸体全部搬到山上去,他有大用处!
接到这一命令的战士们十分疑惑,这些日本人的尸体能有什么用?
可是军令如山,一头雾水的他们还是纷纷将日军的尸体搬上了山。
谁知道,王耀南的这一举措竟然真的发挥了奇效,成功抵挡了日军的进攻!
那么王耀南是怎样借助日军尸体成功逆转战局的呢?
王耀南作为工兵营营长,为了抵挡日军南下的脚步,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所以工兵营就被派到吕梁紫金山一带进行阵地勘察任务。
此刻的部队认为日军距离此地应当还有一段距离,到达这里还需要一段时间。
勘探工作完成后工兵营便打算返回师部汇报工作。
就当王耀南准备下令部队撤离时。
只见负责侦查工作的一名战士慌慌张张的跑过来汇报川口村方向正有1500名日军向此处袭来。
听闻此言的王耀南深深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们只是工兵营,携带作战装备并不齐全,最好的解决办法应当是避开日军的部队。
可此刻的他却在想要不要拦下这支日军部队。
如果只有他们工兵营的话肯定不可能,但他刚收到电报,我军343旅和686团已经向川口村驶来。
这样的兵力消灭这支日军部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容他多想,此刻的686团已经遭遇了日军,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
于是王耀南果断下令部队修筑防御工事,占领制高点,等待日军的进攻。
果然,不久686团就撤到了王耀南的阵地。
此刻的团长李天佑见到严阵以待的工兵营也是十分疑惑,连忙询问王耀南怎么不撤?
当听到王耀南包夹日军的计划后他也是赞叹连连。
于是李天佑迅速命令部队继续修建防御工事来抵挡日军的进攻。
随着旅长的到来,此刻针对日军的计划也正式打响。
根据情况,占据制高点和针对敌军侧翼展开攻击的计划应当是可以顺利拿下敌军。
可是谁知随着战斗进入了白热化,日军竟然掏出了重火力。
他们有着火力强大的重机枪和大炮。
这让685团杨得志的队伍瞬间死伤惨重。
见此情景的阵地里686团团长李天佑就想率领部队支援685团。
可是王耀南却拉住他的手,表示不要轻举妄动。
这并非是王耀南见死不救,其实他早就在日军的必经之路埋设了地雷。
话还没说完,日军就纷纷踩响了地雷,死伤惨重。
愤怒的日军瞬间将枪口对准了高地上的工兵营和686团。
虽然王耀南在高地上修筑了防御工事,可是随着敌军一轮轮的炮火攻击也是将战士们炸的苦不堪言。
眼见敌军就要冲上阵地,此刻的将士们都准备和敌军殊死一搏。
可是王耀南却灵机一动,命令士兵去将日军尸体背上来。
原来,之所以我军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一大关键原因就是弹药不足,火力的缺失。
而日军的尸体上就会挂载着弹药和枪支,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军缺点。
还有,这些日军都有着很深的感情,看着昔日的战友即便成了尸体他们也会顾忌不敢开枪。
畏畏缩缩的日军束手束脚,始终无法攻下我军阵地。
最终又担心我军会有支援部队前来,只能灰溜溜的撤退。
经过统计后发现,这场战斗中敌我双方的阵亡比例达到一比一,所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场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