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62年,薛仁贵在打败回纥之后,俘获了十几万人。然而,他的命令是坑杀所有男性,

风城春史呀 2025-05-16 15:15:27

在662年,薛仁贵在打败回纥之后,俘获了十几万人。然而,他的命令是坑杀所有男性,将女性赏赐给将士们。回纥得知后,派遣使者前往唐朝,向唐高宗控诉薛仁贵的残忍行为。唐高宗无奈之下,派契苾何力前去安抚回纥。可是,契苾何力的处理方式却更加残酷……

662年。薛仁贵打败回纥的时候,正是唐朝内忧外患的时候。因为高宗频频感觉身体不适,把朝堂上的最高话语权向武则天手中转移,朝堂内部因此也产生了不满与变动。

虽然唐太宗李世民多年前驾鹤西去,高宗李治继位到现在也已经十多年了。但也是因为唐太宗这位极其优秀的皇帝的去世,其他国家都开始蠢蠢欲动,想要试探唐朝在失去这位皇帝新帝继位后还能有多少实力。

西域那边很多国家开始发生叛乱,东北也有契丹正在虎视眈眈的垂涎着唐朝,好似唐朝一旦显露自己的颓势,他就会上前大快朵颐。西北的草原上也并不宁静,回纥部落正蓄势待发准备攻击唐朝。唐朝的内忧外患让人们明白,新帝必须有强大的武力值才能够解决这一切。

薛仁贵家里往上数也是名门望族,是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祖父和父亲也曾经当过官。但是如今到了薛仁贵这一代,就家道中落了。薛仁贵在年少时生活贫苦,长大后就选择了从军。薛仁贵或许继承了祖先的天赋,打仗领兵都能很快上手并且得心应手。

这也让薛仁贵在很多场的重要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当回纥部落一改太宗时期的姿态,对唐朝露出獠牙的时候,高宗选择让他这位有名的猛将去西征,希望他能够剿灭回纥部落的叛乱。

薛仁贵骁勇善战,也没有辜负高宗的期望,打败了回纥部落,并且在这当中,薛仁贵俘获的俘虏都有十多万。这时候,战争已经结束,那么新的问题就产生了。这些俘虏应该怎么解决呢?

按照当时军中的规定,投降者是不能杀的。但是在唐朝目前的局面下,如果不杀俘虏来一场杀鸡儆猴的话,就无法震慑到其他也想攻击唐朝的敌人,也会留下祸患,多年以后或许还会叛乱。于是薛仁贵觉得回纥部落一定要严厉惩罚,这才是对唐朝最有利的做法。

薛仁贵命令将士们坑杀回纥部落的所有男性,而女性则都送给将士们。这个手段虽然对回纥部落很残忍,但是站在唐朝的角度看确实是有利的。回纥部落元气大伤,多年内都无法重新集结人手攻打唐朝,唐朝也解决掉一个敌人,告诉其他敌人,虽然唐朝换了皇帝,但仍然具有极高的武力值,震慑了其他敌人。

因为这个手段过于残忍,消息传回唐朝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说薛仁贵违反了军规。而回纥部落也因此向唐朝控诉了薛仁贵的恶劣行径。

高宗陷入了两难的处境中。薛仁贵为了唐朝而损坏了自己的名誉来做了这件事情,他对大唐忠心不二,自然不能过重处罚,以免让人心寒。但是完全不处罚薛仁贵,也会让回纥部落心生不满,让其他国家也对唐朝产生非议。

高宗只好一边承诺回纥部落的使者,说一定会处罚薛仁贵,一边又派了另一名大将契苾何力前去安抚回纥部落。契苾何力以前和太宗平定过很多战事,也是出生于回纥部落。所以选契苾何力去回纥部落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谁能想到契苾何力到了回纥部落,也没有光顾着安抚民心,而是杀死了闹事的几百名贵族。这一铁血手段当即震慑住了回纥部落,一下子就稳住了局面。

薛仁贵和契苾何力在这场叛乱中使用的手段看起来很残忍,但就是这样的手段才换来了边疆的稳定,让边疆的人们能够过上稳定的生活。

在这件事情结束后,薛仁贵和契苾何力回到朝堂里,高宗也没有追究两个人,而是再次提拔了两位将领委以重任。可以看出来,高宗是一个有自己主见的皇帝,他认可两个人的忠心,他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对待这样的功臣。

正是因为有薛仁贵和契苾何力这样舍生取义的将领,唐朝才能够在危机中化险为夷。也是因为高宗对忠臣的认可,唐朝对忠臣的态度,才让唐朝人在唐朝走向没落的时候,依然选择挽救唐朝,为唐朝奔走。

后世也有人因为这件事情评价薛仁贵好傻,手段残忍。但是看人不能只看他当时做了什么,而是他在当时环境中做了什么。这才能全面的认识到一个人。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