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 年,中国石油专家王德民教授因为长得太帅,好多女生追他,他烦得不行,就提了两个谈恋爱的条件:第一,结婚后,没时间陪女生逛公园;第二,女生不能打扰自己看书。这两个条件把很多女生都吓跑了,但有个叫王日英的姑娘没被吓跑。 王德民这人,绝对不是光靠脸吃饭的角色。他1937年2月9日出生在河北唐山,家里条件挺特别——父亲王世贵是个医生,母亲文安清是瑞士籍华人。小时候,他就不是普通人那种普通。他上的是汇文中学,后来改名叫北京市第二十六中学,在那儿学习成绩好得不行,还特别能跑能跳,运动天赋也在线。1955年,他考进北京石油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学的是采油工程。大学里,他当过班长、课程代表,体育活动也没落下,成绩一直拔尖。 1960年毕业那会儿,他本来有机会留校当老师,日子肯定轻松不少。可他偏不,非要去条件苦得要命的大庆油田干活。在那儿,他搞出了“松辽法”,这玩意儿让油井压力的测算准得不得了,直接给他自己在石油圈里立了个牌子。后来,他又弄出“化学驱油技术”和“限流压裂法”,这些东西听着复杂,其实就是帮中国石油工业省钱又赚钱的硬核技术。 到了1963年,王德民26岁,长得帅不说,事业也风生水起,妥妥的人生赢家。追他的女生自然多得数不过来,可他压根儿没心思谈恋爱,觉得这些人太烦。于是,他干脆放出狠话,定了两个谈恋爱条件:第一,结婚后别指望他陪着逛公园,他没那闲工夫;第二,谁也别打扰他看书,书比女友重要。这话一出,效果立竿见影,好多女生一看这架势,觉得这男人太难搞,直接撤了。 不过,有个叫王日英的姑娘没走。王日英是石油队里的记录员,平时工作特别认真,从不因为私事儿烦别人。她跟王德民是在一次油田数据核对会上认识的,那时候她干活那股认真劲儿让王德民多看了两眼。俩人慢慢熟起来,发现彼此都挺合拍。1964年冬天,王德民跟她求婚,她也没犹豫就答应了。 婚后,王日英特别能扛,把家里的事儿全包了,让王德民能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他呢,也不是完全不顾家,有空的时候会陪陪老婆,挺珍惜她的付出。俩人就这样搭档着过日子,既没吵没闹,也没啥浪漫花样,但硬是把日子过得踏实又有味儿。 王德民的事业也没停下过脚步。他在大庆油田搞出个偏心配产配注工艺,这技术让中国的分层注采技术甩了全世界好几条街。1985年,他牵头搞的“大庆油田注水开发高产稳产技术”拿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可是实打实的硬荣誉。1994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算是正式封神。2000年退休后,他也没闲着,跑去东北石油大学当教授带学生,培养了一堆石油工程的后浪。 现在,王德民都87岁了,还没歇着,整天泡在科研里。他家里堆满了书和油田模型,墙上挂着他跟王日英的合影,看着就让人觉得暖心。他常说,搞科学、报效国家是他一辈子的命。这种信念,从年轻时就没变过。 说到王德民和王日英这对儿,他们的故事听着简单,却挺有嚼头。他俩一个忙事业,一个顾家,硬是把爱情和活儿都干得漂亮。那些年,条件苦,日子紧,可他们愣是没抱怨,互相撑着走过来了。王德民那两个条件听着苛刻,但王日英愣是没当回事儿,反而用自己的方式跟他搭上了线。这不就是真爱该有的样子吗?不是花前月下,而是你懂我,我也挺你。
1963年,中国石油专家王德民教授因为长得太帅,好多女生追他,他烦得不行,就提
蜀山史道道
2025-05-17 08:14:00
0
阅读:316
方言
帅哥帅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