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尔·阿萨德无奈交权半年之后,叙利亚人民终于迎来了回报。为了让国家不再流血,为了让人民摆脱苦难,阿萨德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去年12月,他去了莫斯科,接受俄罗斯庇护,把政权交给了反对派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十年内战就这么结束了,叙利亚进入了“后阿萨德时代”。但说实话,内忧外患的日子却依然还没过去。 半年后的今天,叙利亚像个刚从重症监护室出来的病人,虚弱但还活着,大马士革的街头,普通人脸上写满了希望和不安,废墟一样的城市,流离失所的难民,瘫痪的经济,破碎的信任——这些都是战争留下的烂摊子。 朱拉尼领着“解放叙利亚联盟”想在这片废墟上重建秩序,可这活儿比登天还难,他的团队背着极端主义的旧标签,国际社会看他们的眼神像在审犯人。 国内的库尔德人、基督徒和其他少数族群也捏把汗,怕自己的权益被扔到角落,新政府得赶紧证明自己能干,不然这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希望,怕是又要泡汤。 经济这块更是让人揪心。过去,国际制裁把叙利亚摁得喘不过气,普通人连买面包都得咬牙,可就在5月13日,特朗普在沙特利雅得扔下个大爆点:他要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 这消息像炸了锅,叙利亚外交官希巴尼立马表态,说这对重建是大好事,从阿勒颇到大马士革,街上的人挥着旗子,喇叭声响了一夜,像在庆祝新生。 可光解除制裁远远不够,叙利亚得修路、建房、种地,还得拉来投资,老百姓想要的,是能让他们吃饱饭、睡好觉的工作,不是天上掉馅饼的空话。 特朗普这决定听着敞亮,可他那“美国优先”的心思谁不知道?背后估计还藏着啥地缘政治的算盘,土耳其盯着库尔德人,沙特和阿联酋忙着挤兑土耳其和卡塔尔,俄罗斯靠着军事基地继续插手。 这些大国博弈,搞得叙利亚的重建像在走钢丝,从中国的角度看,叙利亚的和平不只是一个国家的事儿,而是整个中东稳定的关键。 我们一直推和平发展,反对外部干涉,觉得叙利亚的重建得让当地人自己说了算,而不是被大国当棋子,国际社会得把人道援助做实,比如联合国跨境援助这路子,得多铺开,帮叙利亚人重建家园。 说到底,叙利亚的老百姓最苦,叙利亚的路还长得看不见头,但希望的火苗总算点着了,新政府得在治国、发展、外交上找平衡,国际社会也别光说不练。
巴沙尔·阿萨德无奈交权半年之后,叙利亚人民终于迎来了回报。为了让国家不再流血,为
深夜故事篓
2025-05-17 11:02:24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