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56岁的鲁迅开始大口吐血,鲁迅母亲得知后,发电报骂39岁的许广平:都

史说畅谈呀 2025-05-17 15:56:10

1936年,56岁的鲁迅开始大口吐血,鲁迅母亲得知后,发电报骂39岁的许广平:都是你害的。果不其然,几天后,鲁迅卒。

1936年秋天,五十六岁的鲁迅躺在病床上咳得停不下来,他身子骨早些年就被烟熏坏了,成宿成宿熬夜写文章,肺早就坏了。

那天早上他吐了一大口血,家里人手忙脚乱往医院送,这事儿不知怎么传到了绍兴老家老太太耳朵里。

鲁迅的母亲鲁瑞裹着小脚坐在老宅堂屋里,手里攥着刚收到的电报直哆嗦。

老太太这辈子就认准了原配儿媳朱安,北京城里那个姓许的在她眼里就是个不要脸的女人。

她翻出过年写春联剩下的红纸,歪歪扭扭写了封电报:"害人精!还我儿子命来!"邮差拿着这封杀气腾腾的电报往上海跑的时候,鲁迅正盯着病房窗户上结的霜花发呆。

他们母子二人的关系之所以会如此,还要从三十多年前那场包办婚姻说起。

那年鲁迅还在日本学医,家里突然来信说给他定了亲,对方是绍兴城里做酱菜生意的朱家大小姐,裹着小脚,识得几个字,在老太太眼里这就是顶好的媳妇人选。

他接到信就犯了头疼,他见过新式学堂的女学生,读过外国小说里的自由恋爱,可架不住老母亲在信里要死要活地催。

新婚夜掀盖头那刻,他肠子都悔青了,新娘子穿着大红嫁衣缩在床角,头上簪着沉甸甸的银饰,脸上涂的粉比城墙还厚。

他想跟新娘子说说东京的樱花,话到嘴边变成了叹息,第二天天没亮,新郎官就收拾行李回了日本,留下朱安守着婆婆过日子。

后来鲁迅在文章里写:"这是母亲送我的礼物,我只能好好供养。"

不过,老太太可不管这些弯弯绕,她就认死理儿:媳妇孝顺婆婆就是天经地义。

朱安也争气,天天给婆婆捶腿捏肩,把老宅收拾得窗明几净,老太太逢人就夸:"我家安姑娘比亲闺女还贴心。"

可这话传到北京城,正在女师大讲课的鲁迅听了直摇头,他租住在西三条胡同的小院里,书桌上永远堆着没改完的稿子,烟灰缸里塞满烟头。

许广平就是在这时候闯进他生活的,这姑娘在课堂上敢跟先生顶嘴,下了课追着问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鲁迅头回见着这样鲜活的生命力,像黑屋子里突然照进来一束光,两人书信越写越厚,从时局讨论到人生,最后那层窗户纸是被许广平捅破的,她在信里直愣愣地问:"先生到底怎么看待我?"

1927年的广州夏天热得人发昏,46岁的鲁迅和27岁的许广平搬进了白云楼,当二人的事情传出去后,有人说许先生勇气可嘉,更多人背地里嚼舌根。

当老太太在绍兴听说这事,气得摔了最爱的青花茶碗,指着北方骂了三天三夜,死活不认这个"儿媳妇",逢年过节只让朱安上桌吃饭。

最苦的是夹在中间的许广平,她既要帮鲁迅整理书稿,又要照顾他的病体,鲁迅犯起咳疾来整宿睡不着,她就披着衣服在旁边研墨递茶。

孩子出生那天,他蹲在产房外头抽完半包烟,听见婴儿哭声时,烟灰烫了手指都不知道,取名周海婴的时候,他特意在日记里写:"是吾与广平之结晶。"

日子本该这么过下去,可鲁迅的身子骨经不起折腾,年轻时候每天三包烟,熬夜写稿子全靠浓茶,时间一长,身体也渐渐出现了毛病,走两步就喘,咳嗽起来像拉风箱。

有回朋友聚会,他开玩笑说:"我这肺叶上怕是长满青苔了。"X光片拍出来更吓人,左边的肺烂得千疮百孔,医生说就像个漏气的破风箱。

1936年10月清晨,鲁迅攥着许广平的手突然松开了,守灵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有穿长衫的学者,有蓝布褂子的工人。

许广平抱着孩子跪在灵前,听见外头报丧的人喊:"老太太从绍兴发来电报了!"她抖着手拆开电报,上头就七个字:"还我儿子命来!"

后来医学专家研究X光片,发现他左边肺上全是核桃大的水泡,这些水泡是常年抽烟熬出来的,最后要命那个水泡炸开的时候,气都漏到胸腔里,生生把人憋死了。

许广平晚年整理先生遗物,在日记本里翻到张泛黄的照片,是朱安搀着鲁瑞在绍兴老宅门口拍的,背面用毛笔写着:"母亲安好,勿念。"

0 阅读:90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