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一代文豪胡适竟被人用一句话给“活活气死”!当时胡适正在一场酒会中致辞

时说历史 2025-05-18 09:13:04

1962年,一代文豪胡适竟被人用一句话给“活活气死”!当时胡适正在一场酒会中致辞,在他之后发言的李济说了一段话,胡适就心脏病突发倒地身亡。

胡适是谁?说他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座山也不为过。1891年,他生在上海浦东,原名胡嗣穈,后来改名胡适,字适之。家里是安徽绩溪的徽商,父亲胡传做茶叶生意,算得上殷实人家。他4岁丧父,回老家读了9年私塾,背《四书》《五经》,国学底子打得扎实。1905年,他跑去上海求学,接触到梁启超、严复的新思想,眼界大开。1910年,考上庚子赔款留美名额,去了康奈尔大学,先学农科,后来改读哲学,受实用主义大师杜威影响颇深。1917年,他回国当北大教授,立马投身新文化运动。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里是大明星。他在《新青年》上发文章,喊出“白话文就是活文学”,推倒文言文的旧墙,掀起文学革命。1919年,他写出《中国哲学史大纲》,用现代方法梳理哲学史,蔡元培都夸他开天辟地。1920年,他又搞出白话诗集《尝试集》,成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头一份。他研究学问很广,哲学、史学、红学、考据学,样样拿得出手,还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后来,他当过驻美大使、北大校长,1957年起在台湾主持“中央研究院”,名声响遍海内外。

胡适不光搞文学,还特别关心中国科学。他觉得科学是国家强盛的根,自己虽然不懂物理化学,但对学生在科学上的成就特别骄傲。他常提起自己的学生饶毓泰、吴健雄,还有杨振宁、李政道这些后辈,觉得这是中国科学的光荣。

再说李济,1896年出生在湖北钟祥,比胡适小5岁。他是中国考古学的大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扛把子,最出名的就是带队挖殷墟,把商朝的历史挖了出来。他跟胡适是同事,也是朋友,但俩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太一样。胡适是理想主义者,喜欢憧憬未来;李济更务实,盯着眼下的问题。

李济在学术上很硬核,但性格直率,说话不拐弯。他觉得中国科学有大毛病,设备靠进口,人才靠留学,根扎不下来。这种看法跟他自己的经历有关,他在国外学考古,回国后却发现国内条件跟不上,研究全靠外援,心里肯定憋着气。

事情发生在1962年2月24日,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第五届院士欢迎酒会。胡适那时候71岁,身为院长,上台致辞。他兴致很高,讲到自己的学生在物理学上的成就,特别提到饶毓泰和吴健雄,还顺带拉上杨振宁、李政道,说这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中国科学骄傲。他这话的意思很清楚:中国科学有希望,咱们也有世界级的人才。

轮到李济发言,他却不买账,直接说:“中国科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切设备都是从外国买的,学生最后还得跑去留学,科学著作比不上日本,科学在这儿根本生不了根。”这话听着刺耳,像当头泼了盆冷水。胡适当时就急了,情绪一下子冲起来,没多久就捂着胸口倒下了,心脏病突发,没抢救过来,就这么走了。

胡适为啥这么激动?李济的话戳中了他的软肋。胡适一辈子都在推科学进步,他的学生在国际上拿奖,他觉得这是自己的骄傲,也是中国崛起的证明。可李济这句批评,像在说他的努力都是白搭,中国科学还是个“空架子”。胡适本来就有心脏病史,年纪又大,情绪一激动,身体扛不住,就出事了。

这事儿还有个背景。1962年那会儿,中国大陆正搞“大跃进”,台湾这边也想在科学上证明自己。李济的话不光是学术批评,还带点现实讽刺,胡适可能觉得这是在否定他几十年的心血。他自己说过“挨了40年骂,从不生气”,但这次,他真没扛住。

胡适的死是个大新闻,文化界一片哗然。他走了,留下的是他的思想和争议。有人说他死得太突然,太不值;也有人觉得李济说得没错,中国科学确实有问题。这件事成了个镜子,照出当时中国科学发展的短板,也让大家重新看胡适的理想主义。

李济后来也没多解释,他不是故意要气胡适,只是实话实说。但这句实话,代价太大。胡适的离开,让文化圈少了个领路人,也让科学界多了些反思。

0 阅读:59

评论列表

那兔

那兔

3
2025-05-18 11:18

还有给胡狗翻案的

凡星伴月

凡星伴月

2
2025-05-19 18:52

汪精卫评价胡适:先生之所见,与在下不谋而合。 陈公博评价胡适: 胡适先生是当今少有的有大勇气,大毅力之俊杰,能言常人之不敢言,能行常人之不敢为。 周佛海的评价胡适: 先生之所见,如拨云见日,令在下茅塞顿开,以当下之时局,要救国救民,就非得停战止戈不可!佛海不才当为诸公试之。 近卫文磨评价胡适:胡适先生是东亚少有的睿智学者,在政治上是有远见的,中日两国,和则为亚洲之幸,战则为东亚之大不幸。可叹中国国民政府为一己私欲左右,不肯与帝国相互提携,辜负了帝国之黄种人兴盛之伟大期待。 冈村宁次评价胡适:我认识胡适先生时,尚为一名小小的尉官,当时有幸在北大客聆先生的课程,至今亦有所得。后来考上陆军大学,与诸同学如石原莞尔,东条英机等人谈起先生,无不扼腕叹息,若中国多一些胡适先生这样的人物,帝国与中国绝不会走到战争这一步。 克林顿评价胡适:我们美国人认为胡适是对的。

天行健

天行健

1
2025-05-18 10:13

猜你喜欢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