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陈玉仁叛变,供出了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王世英,王世英察觉到异常后,就要转移时,特务头子史济美却突然登门拜访!
1932年的上海,空气紧张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对地下党员来说,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原地下党员陈玉仁叛变了,这事儿像块大石头砸进平静水面,激起的涟漪直接威胁到了潜伏在敌人内部的王世英。
王世英感觉不对劲了,周围总有些怪异的眼神和陌生面孔晃悠,他知道,潜伏可能到头了,必须马上转移,可就在他准备动身的紧要关头,门铃响了——中统特务头子史济美,竟然亲自上门,这到底是巧合,还是个圈套?
这位史济美,新上任的中统上海站站长,化名马绍武,一来上海就给地下党带来了巨大压力,他不光顶着国民党中央党部驻沪特派员的头衔,手腕也相当高明,很快就跟上海公安局、租界巡捕房打成一片。
以前中统在租界抓人还有点束手束脚,现在可倒好,巡捕房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证据不足,中统一张伪证递过去,人照样被引渡。史济美对地下党的活动规律摸得门清,连他们示警用的“警号”都给破了,他指挥行动时,会特意关照手下留意窗户阳台的动静,一旦发现警示,立马恢复原样,然后设下埋伏,等着人自投罗网。就这么精准打击,上海地下党损失惨重,陈玉仁也是这么栽的。
史济美一上任,就盯上了中共在上海的重要据点《红旗日报》,想从这儿撕开个口子,也正是在清剿《红旗日报》时,负责人陈玉仁被捕,面对史济美的审讯,陈玉仁胆小怕事,没扛住,为了活命,把知道的联络方式和党员名单全吐了出来,名单里,王世英这个名字,让史济美都吃了一惊。
王世英可不是一般人,黄埔军校毕业,在商界混得风生水起,跟国民党不少高层关系都不错,生意做得遍地都是,史济美隐约记得,在南京一次黄埔校友会上,跟这位商界大亨打过照面,王世英当时还特热情地给他介绍自己的商业版图,送了份礼。
这样一个有背景有钱的主儿,史济美决定先不声张,暗地里查查,看这位大亨跟共产党到底有什么瓜葛,然而,王世英凭着老道的地下工作经验,已经从蛛丝马迹中嗅出了危险,意识到必须尽快撤。
就在这当口,史济美不请自来,王世英心里咯噔一下,他迅速定了定神,挂上商人招牌式的笑容,把史济美迎进门,装作轻松地问,史兄,好久不见,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史济美也是满脸堆笑,话里却带着点试探,正好路过,顺便来看看王兄。
史济美见王世英始终镇定,心里反而更犯嘀咕,他决定再下点猛药,语气突然变得凌厉,听说你嫂子那会儿还加入了共产党,你知道这事吗,这一问,简直是把剑直接捅向要害,谁知王世英好像没受半点影响,眼神平静,史济美更觉得王世英肯定有问题。
王世英迅速上了楼,拧开水龙头,弄出哗哗的水声和洗碗的响动,还大声朝楼下喊,史兄,你先坐着,我这边洗个碗,待会儿我们就能吃饭了,楼下的史济美听到水声,以为王世英真在忙活,便放松了警惕,耐心等着——毕竟他的目标是王世英夫妇,想一网打尽,然而,水声只是幌子。
王世英趁机打开楼上窗户,悄没声地翻到了邻居家阳台,他从缝隙里一瞧,自家楼下街道上果然布满了特务,心里暗叫侥幸,不敢耽搁,他从邻居家后门溜出去,穿过几条小巷,很快就混进了南京街头的人流里。
史济美在楼下等了半天,发觉水声停了楼上却迟迟没动静,感觉不对,立刻带人冲上楼,结果发现屋里早空了,这个狡猾的“猎物”居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溜了,史济美气得七窍生烟,脸上火辣辣的,立刻下令全城搜捕,可王世英早跑远了,这搜捕注定是白费功夫。
逃出生天的王世英知道南京不能再待了,必须尽快离开,正愁没辙的时候,竟然在街上碰到了黄埔时期的老同学张孟浪,王世英估计史济美为了面子,暂时不会把他逃跑的事大张旗鼓地嚷嚷出去,自己的真实身份外面多数人还不知道。
王世英这一跑,可把史济美气炸了,为了泄愤,他把屠刀挥向了其他中共地下党员,大肆搜捕,甚至制定计划逐个暗杀,行为越来越猖狂,不过,他的暴行也引起了中央特科“红队”的注意。经过周密调查策划,1933年6月14日,红队队员邝惠安在南京瞅准机会,一枪结果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史济美,这个作恶多端的特务头子,总算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他的死,也让上海乃至各地的地下党组织暂时松了口气。
王世英脱险后,并没闲着,而是迅速调整状态,重新投入到更隐蔽、更艰苦的地下工作中,他明白,一次虎口脱险不是斗争的结束,而是另一段更难征程的开始,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无数像王世英这样的无名英雄,在黑暗中坚守信仰,用智慧和勇气跟敌人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