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浙江杭州,53岁男子在杭州火车站看到一个10来岁的男孩穿着破裂,双手

浅忆流年似水 2025-05-18 10:24:55

1998年,浙江杭州,53岁男子在杭州火车站看到一个10来岁的男孩穿着破裂,双手在垃圾桶翻找食物,男子直接对他说道:“跟我回家,我做饭给你吃!”谁料,男孩跟男子回到家里,他看到的一幕让他有些惊吓! 在杭州城西一间老旧的居民楼里住着一位叫王万林的老人。 自1979年冬天从雪堆里救起第一个流浪少年开始,他四十多年间陆续收留了百余名无家可归的孩子。 这些孩子有的冻得浑身发紫,有的饿得翻垃圾桶,有的带着满身伤痕,都在他不足六十平方的屋檐下找到了落脚处。 王万林的善举源自童年经历。他幼年随父母逃难到杭州时,曾得到过好心人接济。 母亲临终前叮嘱他要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这句话成了他毕生的信念。 1979年寒冬的那个雪夜,当他在长兴煤矿发现蜷缩在雪堆里的江西少年冯玉印时,这个信念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往后的岁月里,火车站、汽车站、天桥下都成了王万林的"巡逻点"。 1991年收留偷面包的淮安少年小姚,1994年救助腿部溃烂的绍兴少年袁洪康,这些孩子在他的笔记本里都留下了详细记录。 泛黄的纸页贴着照片,写着近况,摞起来足有半人高。 1998年秋天的杭州火车站,改变了王万林和安徽少年喻辉两个人的命运。 当时13岁的喻辉衣衫褴褛,正抓着发霉的面包往嘴里塞。 王万林把他领回家时,孩子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二十多个年龄相仿的少年挤在狭小的房间里,墙上的奖状贴得密密麻麻,大通铺上的被子虽然打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 这个倔强的安徽少年起初并不领情。他撕课本、逃学、顶撞老师,直到某天深夜撞见王万林蹲在路灯下捡螺丝钉。 那些生锈的金属零件攒够一袋能卖五毛钱,正是这点滴积攒的零钱,支撑着二十多个孩子的书本费。 喻辉后来总说,那晚路灯把王万林的白发照得雪亮,照得他心头直发烫。 王万林教孩子从来不用大道理。他带着喻辉去汽修厂看工人满手油污,去建筑工地看民工扛水泥,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读书的重要性。 在他的坚持下,喻辉最终进入技校学习汽修,后来在上海打拼成小老板,不仅还清了家里债务,还给父母盖了新房。 2022年冬天,七十七岁的王万林因肺部感染住院。 CT片显示双肺全白,他却瞒着所有人。消息传到上海时,喻辉连夜开车赶回杭州,见到病床上瘦得脱形的老人,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当场跪倒在地。 如今的喻辉把公司搬到了杭州,每天亲自照料"王爸爸"的饮食起居。 他常说人要知道感恩,就像老话说的"吃水不忘挖井人"。 而王万林最宝贝的,还是那本贴满照片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百余名孩子的成长轨迹——有人当上了老师,有人开了餐馆,最让他骄傲的是有个孩子考进了浙江大学。 2023年春天,杭州电视台《和事佬》栏目报道了这对特殊父子的故事。 镜头里的王万林虽然戴着氧气面罩,仍坚持要把珍藏的奖状展示给观众看。 喻辉的公司官网上新增了"助学基金"板块,首页滚动播放着当年那间老屋的照片。正如老话说的"好人有好报",这场持续了四十多年的爱心接力,正在新一代人手中延续。 信息来源: 杭州日报《"流浪儿童之父"王万林》 钱江晚报《从受助到助人:一个跨越四十年的报恩故事》 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专题报道 喻辉个人微博账号@辉耀汽修官方 杭州市民政局公开表彰文件

0 阅读:555

猜你喜欢

浅忆流年似水

浅忆流年似水

浅忆流年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