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斯塔默已经举行了全球直播电话对谈,签署了关税10%的美英贸易协议,英国承

十月航迹呀 2025-05-18 18:07:18

特朗普与斯塔默已经举行了全球直播电话对谈,签署了关税10%的美英贸易协议,英国承诺将大批量进口美国肉制品。 但是,5月14日,英国还是发表声明:“坚决拒绝美国激素牛肉,也拒绝氯处理鸡肉!” 美国肉牛在养殖过程中,基本上都会注射抗生素,美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允许使用瘦肉精的国家,残留上限居然是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上限的5倍。 1986年英国首次确诊疯牛病病例,其他国家禁止进口英国牛肉,经过几十年的严管,才逐步恢复国际市场的信任。英国在这方面是有惨痛教训的。 2020年开始,我国已经禁止畜禽养殖使用促生长激素,农业部的《肉牛质量安全管控技术性指导意见》明确将类固醇激素列入了禁用名单中。 进口牛肉都要按照中国标准生产,海关进口环节监管严格。 氯处理鸡肉在美国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及农业部认为氯处理是安全的,而欧盟则因担心氯酸盐摄入过多,1997年就禁止使用氯处理鸡肉,采用更严格的养殖和清洗方法。 对氯处理鸡肉,中国海关与农业主管部门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含氯物质对禽类肉品进行处理,且所有进口禽肉必须来自符合中方安全标准的注册企业。 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时一直遵守欧盟的食品健康法规。新的贸易协议想让英国放宽食品标准,接纳美国鸡肉,打开英国市场。 原来,科技第一强国美国的食品健康标准不高啊,美国畜牧业依赖生长激素、瘦肉精之类提高化学品提高瘦肉率、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美国农药残留标准比英国、欧盟高很多,欧美围绕科学标准的认知差异,贸易争端案件数量比较十年前激增,各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激烈交锋, 正在从‘关税战争’转向‘标准战争’。 美国以 “缺乏明确科学证据证明有害” ,强调 “实质等同” 原则来维护眼前利益,英国、欧盟英国选择 “只要存在潜在风险就禁止” 的保守策略,维护了他们的食品安全法规,坚守食品安全红线。 当然美国符合英国、欧美标准的肉制品也是有的,可以大量生产的,不过生产成本高了,进入英国、欧盟市场就没有价格优势了。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十月航迹呀

十月航迹呀

纵观世界风云,就在深蓝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