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治疗脾胃湿热的用药思路1.标本先后:以健脾为根基,祛湿为枝叶无论湿邪是

美倩谈健康 2025-05-18 20:02:39

李东垣治疗脾胃湿热的用药思路

1. 标本先后:以健脾为根基,祛湿为枝叶

无论湿邪是否化热,均以甘温补气药(黄芪、人参)为君,先固脾胃之本,使土旺则湿自去。即使湿热炽盛,也需佐以小量补气药(如清暑益气汤),避免纯用攻邪导致脾胃更虚。

2. 治湿三法:燥、利、升,贯穿气机调理

苦温燥湿:苍术、半夏,针对脾虚湿盛之本;

​ 淡渗利湿:茯苓、泽泻,使湿有去路;

​辛散升阳:风药(羌活、柴胡等),通过升提清阳带动气机流通,此为东垣治湿之特色(区别于单纯祛湿,更重阳动则湿化)。

3. 湿热兼夹:苦寒清热需量体裁衣

对脾虚兼湿热,黄连等苦寒药仅作为佐药,用量轻(1~3g),且必配甘温药(如黄芪、人参),体现补中有泻;

​若湿热较重(如舌苔黄厚腻、大便黏臭),可暂增清热药比例,但中病即止,随后转以健脾为主。

4. 风药妙用:胜湿、升阳、疏肝

风药不仅祛外来之风湿,更能升发脾胃清阳(如柴胡、防风),同时疏肝解郁(肝脾同治,防木乘土),体现“治湿先治气,治气先治肝”的整体观。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美倩谈健康

美倩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