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6月,山西五台山,林徽因趴在佛光寺大殿的木梁上,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一寸

趣叭叭呀 2025-05-19 10:41:10

1937年6月,山西五台山,林徽因趴在佛光寺大殿的木梁上,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一寸寸辨认梁架上的墨迹。忽然,她的指尖顿住了——“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几个字在尘土下若隐若现。”

1937年夏天,山西五台山深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林徽因裹着沾满尘土的旗袍,手脚并用爬上八米高的木梯。

她用手里的电筒光柱扫过横梁,细碎的木屑像金粉似的在光线里打转,别看她因为肺病已经咳了半个月,可手里的测绘尺子握得比谁都稳。

半年前,日本学者关野贞在国际会议上放话,说全中国找不出一座唐代木头房子,这话像根刺扎在梁思成心里,他翻烂了北宋李诫写的《营造法式》,算准了五台山的木头房子藏着唐代密码。

林徽因更绝,她抱着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临摹本,把第六十一窟的《五台山图》看了百八十遍,愣是从画里的大佛光寺找到了现实里的坐标。

进山的路能把人骨头颠散架,从骡车到毛驴,毛驴换双腿,等看见佛光寺的屋檐,四个人浑身上下没一块干净布。

只见林徽因的旗袍下摆沾着泥,梁思成的眼镜片蒙着灰,可眼睛却亮得吓人,大殿的斗拱比两个人叠起来还高,飞檐翘角能把日头遮住半边——这气派,跟他们在敦煌壁画里画的一模一样。

不过,真正的好戏却在房梁上,林徽因踩着吱呀作响的梯子,手指头摸过积了千年的老灰,突然,指甲盖碰着个凹槽,电筒光凑近一照,"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九个字跟活过来似的。

她嗓子发紧,冲底下喊:"快看石经幢!"果然,庙门口立着的唐代石柱子上,也刻着"宁公遇"的名字,落款明明白白写着"大中十一年"——换算成西历就是公元857年。

听到这话,梁思成抱着测绘仪的手直哆嗦,莫宗江的炭笔在纸上打滑,谁能想到,在这座偏僻山寺里,藏着唐代的木构房子、唐代的彩塑菩萨、唐代的壁画,还有唐代人亲笔写的字。

更绝的是,林徽因顺着宁公遇的名字查《全唐文》,查出这位女施主的老爹是唐朝的河东节度使,家里金山银山堆着,怪不得修得起这么气派的庙。

在他们干活期间,蝙蝠粪下雨似的往下掉,臭虫顺着裤腿往上爬,好在林徽因兜里揣着药瓶,等咳得厉害了就含一片。

有回她踩着高梯量斗拱,突然眼前发黑,幸亏后头的纪玉堂眼疾手快拽住腰带,晚上回到破庙打地铺,她摸黑写日记:"梁架上的彩画浮在电筒光里,连肺管子着火都不觉得疼。"

那会儿日本人已经在卢沟桥动了枪炮,四个人白天测绘图画,晚上把资料往地窖里藏,林徽因把图纸裹上油纸,塞进山西老乡腌酸菜的缸子。

没曾想这些宝贝后来真派上大用场,2016年修大殿的老师傅说,要不是当年那批图纸,他们连斗拱怎么拆都不知道。

要说这对夫妻的本事,那真是开了先河,他们把房梁上的字、房子的样式、木头的年头三样东西凑一块,搞出个"建筑断代三件套",到现在考古队还在用,后来清华教授拿激光扫描仪验过,林徽因手量的尺寸,误差没超过两指宽。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42

用户18xxx42

2
2025-05-19 11:23

真大师,永存千古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