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

趣叭叭呀 2025-05-19 10:47:24

1951年2月5日,血战长沙的李玉堂被枪杀于台北碧潭刑场。临死前,蒋介石亲自在判决书上批了一个“耻”字,而李玉堂同样高呼: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

李玉堂的名字在国军抗战史上曾经响当当,可谁又能想到黄埔一期出身的将领,扛着青天白日勋章的战功,最后却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

而这一切都要从长沙会战说起,那时候李玉堂带着第十军硬生生扛住日军三次进攻,战报送上南京,蒋介石亲自给他胸前别上最高荣誉,报纸上管他叫"铁骨将军",官兵们私底下传颂他带头冲锋的事迹。

奈何风水转得太快,1944年夏天,日军第十一军像把尖刀直插衡阳,上头点名要李玉堂守城。

四十七天血战,援军影子都没见着,城里能站起来的兵不到三千。

等到城破那天,李玉堂把指挥部文件全烧了,拎着把打光子弹的驳壳枪要往城外冲,被警卫员死活拽回来,南京那边战报只说"转进",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场大败仗。

仗打输了总得有人背锅,李玉堂被扔到后方坐冷板凳,挂着个战区高参的虚衔,天天在办公室里抄写《曾文正公家书》。

同期的黄埔同学都躲着他走,生怕沾上晦气,就这么憋了四年,直到1948年兖州告急,老蒋实在找不着人,才又把他从角落里拎出来。

原以为此次出战能被得以重用,没曾想这仗可以说打得是真窝囊,李玉堂手底下都是刚抓来的壮丁,枪栓都拉不利索,共军一个团趁夜摸进城,守军自己先乱了阵脚。

五天五夜巷战,最后带着残部从下水道钻出来逃命,老蒋气得把办公桌拍得砰砰响,红笔一挥判了"永不叙用",这份手令现在还收在南京二档馆的库房里。

好在并非一直如此,1949年春天薛岳在海南岛组建防卫司令部,点名要这个败军之将。

三十二军看着番号光鲜,骨子里早被各路势力渗透成筛子,军需处长是保密局的人,三个师长有两个听薛岳直接指挥,李玉堂这个军长连警卫排都调不动。

他夫人陈伯兰这时候从香港过来了,别看她只是妇人,但本事可不小,早年在上海读书时就入了地下党,这次带着华东局的任务来策反。

两口子在文昌老宅关起门吵了半宿,最后李玉堂松了口:"要打,我跟他们拼命;要走,我认栽。"可这话说得容易,手底下没兵没将,连传个纸条都要防着隔壁屋的参谋偷听。

解放军登岛那天场面乱得像一锅粥,三十二军的防线刚接火就崩了,士兵们成建制往海边跑,争着抢登陆艇的位子。

李玉堂站在指挥部门口,看着自己名义上的部队像退潮似的溃散,掏出手枪冲天上放了两响,愣是没人回头看他一眼,后来战史记载,这场仗打完,三十二军的花名册上还有两万多人,但实际上缴械的还不到三千。

退到台湾后更没好日子过,老蒋虽然给他挂着中将衔,重要会议从来不带他玩。

1950年底出事了,保密局逮着个中共交通员,从他鞋底翻出封信,落款是陈石清,也就是陈伯兰的亲哥哥,华东局社会部的人。

而这封信的到来也成为了催命符,虽然李玉堂咬死说不知情,可架不住手下副官李刚突然失踪,后来查档案才知道,这个李刚真名叫魏天民,是潜伏了十二年的老地下党。

审判搞得阵仗很大,钱大钧这些黄埔老哥们联名作保,说李玉堂抗日有功。

老蒋在判决书上批了个"耻"字,这个手迹现在还保存在台北"国史馆"的特别档案库里。

1951年2月5日天没亮,宪兵队来提人,他把将官呢制服穿得笔挺,刑场上那声"无愧黄埔"的呐喊,把执法的宪兵吓得手抖,补了三枪才断气。

直到30年后,山东省政府在1983年发了红头文件,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他才得以光明正大“活着”!

文件里写得很讲究:"起义未遂"四个字,既认了他在海南的暗中活动,又避开了敏感的政治定性,现在徐州云龙山的烈士陵园里,有块没照片的墓碑,上面刻着"碧血黄沙,赤胆忠魂",说的就是这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往事。

0 阅读:246

评论列表

陈万万

陈万万

2
2025-05-19 13:11

抗日英雄李玉堂将军,名垂青史[点赞][点赞][点赞]

猜你喜欢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