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男子去吃串串,店家用手机识别的数字是222根,男子识别的数字却是119根。他向店家讨要说法时,对方却说:“小程序肯定算错了,小事一桩,大家理解一下,我去问一下客服到底怎么回事。” 据第1眼新闻5月18日报道,男子和朋友好久没有聚餐了,一想到外面的美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于是,他们趁着周末赶紧邀约,一起去吃附近的那家串串香。 他们走进店里,香飘四溢的美味让他们难以招架,直接就奔到食材区挑选美食。撸着串、喝着酒的日子,真的是太美好了。吃了大概个把小时,几个人尽兴了,便找店员来结账,好回去休息。 这时,店员过来把桌上的竹签收集起来,让大家到收银台付账。到了收银台后,店员直接用手机拍照计算竹签的数量,最后大家看到收银员在电脑上输入了222根,一共290元钱。 男子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就付账了。不过,站在旁边的朋友觉得不对,之前几人出来吃串串,每次的签数一般就在100多一点,从来没有超过200根。所以,朋友说对方可能算错了,直接从店员手中把签子夺过来,想用自己的手机识别一下。 朋友的这句话提醒了大家,确实之前出来吃的时候签数都没超过200根,这次的数据确实有点可疑,于是大家都盯着朋友的手机看。 结果识别的数字是119根,这时大家面面相觑:店员计算的数字怎么回事?竟多出了103根,这几乎是实际数量的一倍! 不过,另外的朋友谨慎了一些,说:“我们别慌,找店家再手工数一数,说不定手机计算得也不对。”于是,另一个朋友直接拿过竹签,开始一根一根地数,另外几个也一起围在那里帮忙。 这时才发现,确实是119根,而店家算出的222根,不知道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让男子他们一众人非常生气。 于是,他们直接找到店家讨要说法:“你们欺骗顾客也不能这样啊!我们用手机识别和人工数出来的数字都是119根,你们却算成222根,相当于是多收我们一半的钱,这让谁受得了?” 当时的那个店员赶紧跑过来说:“肯定是小程序识别错误了,这种事情很正常,大家理解一下,我们把差价补给你们,不要动不动就说我们欺骗。” 最后,店员还委屈地说,他必须马上去问客服为什么计算错误,再这样下去,以后就不用他们的软件了。 大家看到店家态度还好,马上愿意把差价补给他们,便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离开了店铺,不过心里还是觉得很膈应。 因为他们不知道店家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是无意,确实是软件计算错误,那也没话可说;但如果是有意为之,当时多收103根的钱被发现了,是因为和之前自己消费时的签数相差甚远。 但如果只多收十根、二十根甚至三十根,可能大家都不会怀疑,那么这多收的钱会给消费者带来多大的伤害? 一桌顾客多收这么多,一天来那么多顾客,一天下来得多收几百上千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大家因为店里美食好吃来捧场,但也不能成为被过度牟利的对象、无辜吃亏的消费者! 1、商家多算签子数量,这算欺诈消费者吗?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指商家用虚假或不正当手段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权益。要是商家故意用错误程序多算数量,就符合欺诈定义;要是真的是程序意外出错,并非故意,就不算欺诈 。 就目前情况,仅知道签数有差异,还不清楚商家是不是故意的。如果商家一直用这个程序且以前没出过错,这次很可能是意外;要是常有类似情况,那就有欺诈嫌疑。要判断是不是欺诈,还得看商家过往情况和程序出错的真实原因。 2、消费者除了要回差价,还能要求别的赔偿吗?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公平交易权,买东西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价格合理、计量准确的交易条件。要是商家欺诈,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赔偿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 在这件事里,若能证明商家是故意欺诈,消费者就能按法律要求三倍赔偿。就算不构成欺诈,商家计量不准也侵犯了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要求商家道歉,还能要求商家改进计数方式,避免再出这种问题。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素材来源于:第1眼新闻2025年5月18日。
湖北武汉,男子和朋友去吃串串,结账时,店家说他们吃了222根,收了他们293元。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