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广西33岁男子被村民嘲笑“傻子”,30年间,他用牛车拉了200万块石头,为此累死20多头牛,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年春天,33岁的渔民陈光权突然宣布要在村口的海边建个避风港,说是要让渔船遇到台风时有地方躲。
这话刚传开,村里人都当他说胡话,要知道岛上生活的人祖祖辈辈捕鱼为生,谁不知道海浪的厉害?
要能修避风港早就修了,还轮得到他这个连中学都没念完的渔民?
值得一提的是,涠洲岛三面环海,村里百来户人家全靠打鱼过日子,每年台风季一来,海浪能掀到两层楼高。
光是1985年夏天,连着三场台风就卷走了村里十七条渔船,九个壮劳力再没回来。
他堂兄家的船就是那时候没的,他帮着捞了三天三夜,最后只在礁石缝里找到半截船板。
那天晚上他蹲在海滩上,第二天大清早就套上家里那头老水牛,拉着木板车往海边走。
他琢磨着把岸边那些散落的礁石垒起来,先挡住点浪头试试。
可这活计哪是那么容易干的?岛上石头都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出来的,棱角比刀还利,搬两块手上就刺出血口子。
头三个月村里人当看热闹,大清早听着牛车从门口过,有闲汉就趴在墙头喊:"权哥,今天又去当愚公啊?"
他也不回嘴,就闷着头往车板上摞石头,老水牛累得直喘粗气,蹄子陷在沙滩里半天拔不出来。
等拉到退潮的海滩边,涨潮时垒的石头早被冲得七零八落,他又得从头再来。
这么折腾了两年,家里三头牛累死了两头,媳妇抱着刚会走路的儿子抹眼泪:"咱家就指着牛耕地,你非要拿去拉石头..."
面对妻子的斥责,他没有说一句话,反而把磨烂的草鞋脱下来补。
转天照样天不亮就出门,这回连牛车都省了,直接肩挑扁担下海搬石头。
等到第七个年头,村里开始有人不笑话他了,那年台风"白鹿"来得特别早,五月就把三户人家的船拍碎在礁石上。
第二天雨还没停,几个老渔民踩着齐膝深的海水摸到陈光权垒的石堤边,发现靠里侧的渔船居然完好无损。
从这天起,总有人趁退潮时往石堤上添几块石头,有个七十多的老船工,天天拄着拐杖来海滩转悠,看见哪处石头松了就喊人加固。
不过,真正让全村人动起来的,还是1998年那场特大风暴潮,气象台说是百年一遇,十二级台风裹着五米高的浪头往岛上扑。
他带着二十来个汉子在石堤上守了整夜,用麻绳捆着石头往浪头里填。
等天亮风停时,石堤塌了三十多米,可堤后拴着的四十八条渔船全保住了,这回不用谁招呼,全村男女老少都扛着家伙来帮忙。
没两年时间,原先歪歪扭扭的石堤愣是给修成了三百多米长的弧形防波堤。
要说这三十年遭的罪,他自己最清楚,牛车轱辘换了十八个,扁担挑断了七根,光解放鞋就磨烂四十多双。
最让他心疼的是累死的21头牛,每头咽气前都要拿脸蹭他手心,后来村里通上电有了拖拉机,可他还是习惯用牛车拉石头,说比机器知道怎么在沙滩上走。
2006年开春,防波堤正式围成个马蹄形的避风港,验收那天来了帮专家,拿着仪器测了半天说:"这弧度正好顺着洋流走向,石缝里的海蛎子把礁石都粘牢了,比钢筋水泥还结实。"
他蹲在堤坝上,听见这话只是咧嘴笑,他哪懂什么流体力学,就知道石头该怎么摆才能吃住劲。
现在的马拉港能停两百多条渔船,年轻后生开着带卫星导航的铁壳船进出港,早些年的事都当故事听。
倒是那些头发花白的老渔民,逢年过节总要拎两瓶酒去陈家坐坐,他们记得清楚,港东头第三块青石板上留着两道深槽,那是陈光权家最后一头老牛的蹄子印。
信息来源:北海文明网——感动!涠洲岛上的“中国好人”陈光权
蔡志鹏
当代愚公![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用户16xxx05
这个老爷子可以当选感动中国,太有毅力了
肖白浪 回复 05-19 23:47
不行,他既不演员,又不是运动员,也不是外国佬!!!所以,不行!!!
ABC
舍己为人,胜愚公十倍!
清新致远
最后专家粉墨登场了!
岭南八少
涠洲岛的人欠了该给他的一个感谢!
东方烧公鸡
劳模有他吗?
岭南八少
涠洲岛的人欠了该给他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