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之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慢慢的去工业化。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工业又苦,赚钱又少。特别是钢铁行业发展工业很难,那么究竟有多难呢? 想当年,美国钢铁那可是风光无限,匹兹堡的钢铁厂冒着浓烟,生产的钢材堆得像小山,不仅供国内用,还远销全球。 那时候,钢铁工人可是吃香的职业,工资高、福利好,一个人工作能养活一大家子。 可谁能想到,如今美国钢铁行业却成了 “夕阳产业”,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 好日子在 70 年代突然刹车,石油危机让能源成本飙升,日本钢铁厂用新技术造出更便宜的钢材,直接砸了美国钢铁的饭碗,伯利恒钢铁公司这样的老牌企业开始裁员,铁锈地带的工人排着长队领救济。 1980 年,美国钢铁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曾经的 “钢铁巨人” 成了国际市场的看客。 更惨的是 1986 年,美国钢铁公司为了活命,居然把名字改成 USX,还把核心业务拆得七零八落,简直是 “卖了战马买棺材”。 曾经的钢铁重镇匹兹堡,现在满大街都是废弃厂房改的艺术区,年轻人宁可去硅谷写代码,也不愿在高炉旁吃灰。 这出百年大戏最讽刺的是,当年卡内基靠关税保护起家,如今美国钢铁却要靠政府补贴苟延残喘,中国钢铁企业用全球 60% 的锗产量和成熟产业链,把美国同行逼得节节败退。 美国钢铁行业的衰落,说白了就是工业化 “又苦又不赚钱” 的真实写照,曾经的高利润、高就业,在成本上升、环保压力、自动化和全球化竞争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参考信源:环球时报《美教授: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赖不着中国》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之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慢慢的去工业化。主
夜色温柔织
2025-05-20 10:39:50
0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