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俄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这么说吧,普京的年纪摆在那,怕是撑不了太久,俄罗斯现在的局势远不如他初掌权时稳定。一旦他离开,权力真空几乎不可避免。接班人会是谁?能不能稳住国家?又或者会把俄罗斯带向另一条路,这些都是未知数。 所以咱们跟俄罗斯打交道,得留个心眼,不能把家底全押在他们身上。 普京在俄罗斯的政治生涯中,以其个人声望和强硬手段维持着国内稳定,使得军方和鹰派势力不敢越界,但一旦他离开权力核心,“统一俄罗斯党” 的影响力可能会迅速减弱,俄罗斯其他党派可能会争夺权力,引发内部混乱。 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的经济和金融制裁,涉及能源、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制裁限制了俄罗斯能源企业的海外投资和技术合作,导致其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受阻,进出口贸易也受到冲击,中国若与俄罗斯走得太近,保不准哪天就被西方连带制裁了。 而且中俄战略互信也存在局限性,中俄关系是 “三不原则”,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就是要保持点距离,别被俄罗斯的烂摊子拖累。 在俄乌冲突中,中国选择保持中立,既没有出兵增援俄罗斯,也没有给俄罗斯提供任何军事武器,因为一旦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可能会遭到整个北约的制裁,还可能导致台海问题出现类似情况。 而且,俄罗斯在现代战争中最缺乏的科技战、电子无人机战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等技术,若中国提供,可能会被俄罗斯采用,未来这些武器可能会对准中国。 全球多极化趋势下,中俄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竞争,中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发展,降低了对俄罗斯的依赖。 2025 年中国半导体设备整体自给率已提升至 45%,在刻蚀、清洗等市场自给率已超过两位数,目标是到 2025 年达到 70%,新能源方面,2025 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暴涨 43.9%,太阳能、风能装机容量全球第一,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度不断降低。 此外,中国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也在分散风险,比如与东盟、中东等地区的合作,减少了对俄罗斯市场的依赖。 总的来说,俄罗斯现在的局势不太稳,普京的接班人问题悬而未决,俄乌冲突又让他们经济受挫,还面临国际制裁的压力,咱们跟俄罗斯合作没问题,但在关键的地缘政治领域,得保持点距离,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中国在关键技术和能源领域的自主发展,以及在全球多极化中的多元化合作,都是为了在国际局势变幻莫测的时候,稳稳地握住自己的主动权。 参考信源:观察者网《外媒:普京开始培养接班梯队,最年轻的才30岁》
为什么中俄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这么说吧,普京的年纪摆在那,怕是撑不了太久,俄罗斯现
夜色温柔织
2025-05-20 10:51: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