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分三六九等,个人觉得建文、正统和崇祯是最后一等。 崇祯的一副牌给刘禅打得

菜哥说剧 2025-05-20 12:13:03

大明皇帝分三六九等,个人觉得建文、正统和崇祯是最后一等。 崇祯的一副牌给刘禅打得都比他好,因为刘禅从来没怀疑前方将领。 其实崇祯手下一直人才济济的,比如他当皇帝第十一载,即公元1638年时: 1.杨嗣昌坐镇中枢,所提和虏灭寇的攘外必先安内之策,最符合大明实际,而其“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剿寇之法,也接近成功。 2.大帅卢象升、洪承畴与孙传庭在外指挥,攘外不见得行,安内绰绰有余,高迎祥、李自成与张献忠们皆非对手。 3.良将曹变蛟、左良玉、祖大弼、吴三桂、贺人龙身先士卒。尤其是曹变蛟,堪称李自成克星,距灭李只差最后一公里;后来松锦之战,他更率兵夜闯清营,差点杀入皇太极帐内,勇猛异常。 就凭崇祯手下这些能人,再取杨嗣昌的大政方略,别说保住大明了,中兴都有可能。遗憾的是崇祯根本不听劝,依然安内与攘外并行,结果六年后国破人亡。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崇祯还有一个重大失误,不仅自毁长城杀了抗金头号名将袁崇焕,还一并干掉了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如果放手让袁崇焕和孙元化打造车炮装甲部队,消灭后金平定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其实崇祯是想跟清和谈的,但是他不愿意担这个责任,因为满朝文官大部分都是战狼,个个以爱国名义痛骂主和派。 崇祯于是让大臣秘密去跟皇太极议和,但又不给议和条件,导致没有办法谈下去。议和的大臣把重要文件放在案上,家丁以为是常规文件一起收走交到了朝廷,导致满朝皆知在议和,崇祯这个时候不愿挺身而出自己承担主和的责任,而是马上翻脸杀了这个负责议和的大臣。从而明清议和再无可能,没人敢提,并且臣子们也都知道了崇祯的刻薄寡恩翻脸不认人,也就没人敢去承担任何责任了。崇祯是一个很聪明的君主,但是他不愿承担责任、刻薄寡恩、刚愎自用,一步一步把大明王朝推向了崩塌。 当年确实应该暂时承认后金政权,或者扶持蒙古,对内缓和矛盾,不应该一直加税激化矛盾。 说到底,崇祯还是干不过文官集团,上吊前陪着他的还是太监,只是他明白的太晚了。 当然,大厦将倾,谁来都不行。重八再生也无能为力,过程可能有变,结局早已注定。

0 阅读:42

评论列表

yyy

yyy

1
2025-05-20 19:12

还有瞎搞乱刮平民弄出个李自成,崇祯这人性格有缺陷,想当明君想疯了,被文官集团忽悠瘸了哈哈

猜你喜欢

菜哥说剧

菜哥说剧

菜哥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