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有想到,纽约时报竟然在其5月19日的文章中做出惊人判断:如果两国都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中国很可能最终完全主导高端制造业,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说实话,看到这句话,心里很难不激动,想想以前,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印象总是停留在低端加工和“世界工厂”这几个字上。 可是如今,大家都看在眼里:中国在高端制造上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电动汽车、无人机、5G设备、高铁……这些领域中国企业早就杀出重围,很多项目国外根本追不上。 比如比亚迪,现在的市值早已甩开了美国的福特和通用等老牌车企,再看大疆、小米这些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怎么看都不像“追赶者”,反而更像是引领者。 其实,这些成绩背后,是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一点点拼出来的,我们没有等别人来“施舍技术”,是自己顶着压力、不断创新。 中国在机器人、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砸下了巨资,不仅投入大,而且效果实打实地看得见,你看看DeepSeek这类新兴科技公司,哪一个不是靠着自己的技术脱颖而出? 还有高铁技术,全国的高铁网络已经成了一张闪耀的国家名片,谁还能说中国只会搞低端制造? 与之相比,美国这几年反而步伐慢了些,特朗普那一阵子为了省钱,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经费大砍特砍,又搞贸易战,说是要保护本土,其实反而扰乱了美国的创新节奏。 核心人才流失,企业压力加大,制造业的竞争力真心没以前那么高了,很多人才都不愿意留在美国,连专心搞研究的顶尖人才,结果也都另谋出路了。 其实,把眼光放远一点,不光是比销量、比市值,更要比产业链和研发能力,中国的科技创新现在已经不是在模仿谁,而是自己设定标准、制定规则。 你看看5G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咱们说了算的场合越来越多,很多发展中国家引进我们设备,不但便宜,更可靠,半导体也在加速追赶,虽说路还长,但眼下的势头谁都不能小瞧。 我觉得现实很简单,现在很多人还在质疑中国制造,可我们的行动和成果早就说明了一切。 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这每一个环节中国都在做,而且还做得比很多西方大国都扎实,那些曾经看低中国的声音,现在不得不承认这个变化不是偶然。 再看美国那边,他们自己其实很明白问题所在,纽约时报文章里那些担忧的声音,其实就是担心美国不重视研发、不支持创新,长期下去只会被中国越拉越远。 说到底,这不是哪一家企业的胜利,而是整个中国制造体系蜕变的证明,这条路中国走得很辛苦,靠的也不是运气。高端制造业的成就,是中国几十年咬牙坚持、主动求变的结果。
万万没有想到,纽约时报竟然在其5月19日的文章中做出惊人判断:如果两国都按照目前
深夜故事篓
2025-05-20 17:56:51
1
阅读:4034
用户10xxx89
说实话,你每次带上小米,只要你提到小米,我就感觉你这个文章质量非常次。至少你这个作者认识上有问题。
leeyl1985 回复 05-21 08:25
都是软文,而且都是遮遮掩掩类似暗娼一样,非常恶心,而且全部是先用ai生成再插入小米,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教授 回复 05-21 07:13
股东,注册地
用户22xxx73
如果两个国家教育水平相当,经济总量和科研投入也差不多,人多的国家一定赢。就因为每年培养的人才多。人多力量大不是假话,在科技发展上一样适用。科技越发达,科技门类越多,人少的小国就越没前途。17世纪几百万人口的荷兰都能成世界列强,因为那时的科技好简单,会炼钢造枪炮造木头船就行了。现在呢?人口少的国家哪个有能力独立造电磁弹射航母和五六代战机?
有思无A谦有益 回复 05-21 08:54
小小英廓全球遍布殖民地的历史告诉我们,科技与组织体系先进的吊打落后的廓包括所谓的大廓。
我行我速 回复 05-21 07:29
人多,市场大,消费能力强,更利于企业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产品在国际市场才有竞争力。市场大,企业才敢加大投入,在大国拍一集电视剧投资1000万,可能还有赚头,在小国,投资100万可能就亏本,这样大国的产品精品率肯定高,更有利于文化输出。
用户11xxx47
美国有印度科技人才撑腰,绝对会稳居世界第一,老美的担忧实在是无的放矢!
不要失去理智
不是最终,而是已经到来!
用户10xxx57
小米是啥东西,啥也不是。
古月
继续意淫吧
李宗政
世界高科技领域必须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教授
买办企业就不要提了,看看他们背后股东,注册地。
万水千山
不明白霉国为什么不制裁小米反而制裁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