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江苏盱眙一名老农在地里干活时,意外发现一个铜罐内装满了40斤重的黄金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5-22 00:43:05

1982年,江苏盱眙一名老农在地里干活时,意外发现一个铜罐内装满了40斤重的黄金,主动上交国家,谁料,专家仔细研究后却一拍大腿懊悔道:“可惜了,那个铜罐才是无价之宝!” 南京博物院的特展厅里,一件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央,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观赏。这就是著名的"陈璋圆壶",一件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国宝级文物。它精美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壶身镂空雕刻着576支梅花与96条蟠龙盘绕其间,四个横幅箍,四条兽衔环,无不显示出战国时期匠人的超凡技艺。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件国宝的发现并非出自考古学家之手,而是来自一次普通农民的偶然发现。 时间回到1982年2月11日,江苏盱眙县南窑村的一个寒冷清晨。天刚蒙蒙亮,万以才和他的两个弟弟万以全、万以年就已经在村里的灌溉渠旁忙碌了。冬末春初的江苏刚经历了一场连绵春雨,田间地头泥泞不堪,灌溉渠亟需疏通。 "老三,你来晚了,就负责这段最难清理的部分吧。"万以才指着一段淤泥最厚的水渠对万以全说道。 万以全虽心有不满,但还是拿起铁锹开始了工作。泥水浸湿了他的裤脚,寒气顺着腿一直往上窜,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看到弟弟干得辛苦,老大万以才和老四万以年加快了手中的活,很快就赶来帮忙。 就在他们准备收工的时候,万以全的铁锹突然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好像撞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 "老大,老四,快来看!"万以全惊喜地喊道。 三兄弟合力刨开周围的泥土,一个沉甸甸的铜罐露了出来。这个铜罐看上去非常古老,罐身布满了锈迹,但隐约可见其上精美的花纹。 "先带回家看看!"万以才决定道。 回到家中,他们锁上门,小心翼翼地打开铜罐。当盖子被揭开的那一刻,三兄弟惊呆了——铜罐里装满了金灿灿的黄金!有金条、金块,甚至连罐子的盖子也是黄金制成的,雕刻成了一个猛兽的造型。 经过清洗和称重,他们发现罐内的黄金有22斤重,而那个金兽形状的盖子重达18斤,合计40斤黄金! 消息很快传开,村民们纷纷聚集在万家门外,有人甚至大喊:"别遮遮掩掩的,把金子拿出来让大家看看!" 面对这笔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万家三兄弟的媳妇们已经开始畅想未来的幸福生活。但老大万以才却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贪心不足蛇吞象,咱们不能私吞这些金子,当然和村民们瓜分也不可能。这些属于国家,我们还是上交吧。"万以才最终做出了决定。 万以才揣着两块黄金,走出家门就撞见了一群等候多时的村民。他们见万以才行色匆匆,神情紧张,立刻起了疑心。万以才加快脚步,身后的村民紧追不舍,有些甚至想直接抢夺他怀中的物品。 一路躲闪,万以才终于来到乡政府。看到黄金后,书记瞪大了眼睛:"这是从哪里来的?"万以才详细讲述了发现的经过,并希望能鉴定一下黄金的真伪。乡里没有鉴定设备,书记便带他去了人民银行。 经过专业检测,这两块金子的纯度高达99.9%。结果一出,当局立即派警察跟随万以才返回家中,准备对其余黄金进行详细清点。 专家们仔细清点后发现,这批宝物中包括金兽、金饼、马蹄金、麟趾金等多种形式的黄金制品。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那个金兽,高10.2厘米,长16厘米,宽17.8厘米,重量达9100克,底座凹空处还刻有"黄六"的篆字。 "这批黄金确实非常珍贵,但难道它们就是自己埋在泥土里的吗?一定有什么容器装着它们。"一位细心的专家突然提出疑问。 此话一出,万以才猛然想起:"对!当时确实有个铜罐,我们觉得它锈迹斑斑没什么用,就随手放在角落里了。" 他匆忙从屋角取出那个被遗忘的铜罐,递给专家。那位专家接过铜罐,仔细端详起来。突然,他的表情凝固了,接着激动地一拍大腿,懊悔地喊道:"可惜了!这个才是真正的价值连城啊!" 专家解释说,这个看似普通的铜罐,实际上是战国时期的一件稀世珍宝——"陈璋圆壶"。它是一种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收藏的陈璋方壶是"孪生兄弟"。 陈璋圆壶高24厘米,口径12.8厘米,腹部直径22.2厘米,底部圈足直径13.8厘米,重量6250克。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工艺:壶身镂空雕刻着潘龙行走于梅花丛中,统计显示共有576支梅花,96条潘龙盘绕其间。此外,壶上还有四个横幅箍,四条兽衔环,精致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专家们进一步解释,这件文物与历史上的齐国大将陈璋有关。陈璋在春秋战国时期率军攻克燕国都城,从燕国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宝物,包括这个精美的铜罐。铜罐上的铭文记录了这场战争的经过和陈璋的功绩。

0 阅读:179

猜你喜欢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