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北京一10岁的男孩放学回家时发现,母亲一直锁着的柜子竟然没关,男孩打

伊力瞎掰扯 2025-05-24 13:09:00

1992年,北京一10岁的男孩放学回家时发现,母亲一直锁着的柜子竟然没关,男孩打开柜子,拿了5毛钱准备去买冰棍吃,岂料在钞票之下竟放着一封破旧的信封。当男孩好奇的打开信件时,信中的内容直接颠覆了他的想象!

2017 年,《等着我》的录制现场气氛凝重,灯光洒在舞台上,台下观众屏气敛息。祁国建坐在那里,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睛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大门,眼神里满是紧张与期待。突然,门缓缓晃动,接着被缓缓推开。

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出现在门口,他们的眼神与祁国建交汇的瞬间,那位老妇颤抖着嘴唇,带着哭腔喊出:“建儿!” 祁国建整个人像被定住,随后泪水夺眶而出,他几步冲上前,“扑通” 一声跪地,声音哽咽:“爸,妈,我回来了……” 现场观众被这一幕深深打动,许多人眼眶泛红,这一刻,积压多年的思念与渴望终于得到释放 。

祁国建事业顺遂,在工程公司担任项目管理,组建了温馨的家庭。但在他心底,有个结始终解不开 —— 对亲生父母的牵挂。瞒着养父母,他悄悄行动起来。北京福利院的档案室里,他穿梭在堆积如山的档案间,一页页仔细翻找,灰尘扬起,落在他肩头,可他浑然不觉,满心只盼能找到与自己身世相关的线索,然而一次次希望落空,换来的是无尽失望 。

他又想起小时候在家中看到的那个泛黄信封,上面有模糊地址。他抱着一丝希望,一次次到邮局,认真填写收件人信息,将饱含期待的信件寄出去。每次寄完信,他都满心期待能收到回信,想象着亲生父母看到信后,一家人相认的场景。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信件如石沉大海,没有丝毫回音,他的心情也从最初的满怀期待,渐渐变得沮丧,但内心的执着让他从未想过放弃 。

把时钟再往前拨,回到 1984 年那个炎热夏日。10 岁的祁国建放学回到家,家里静悄悄的。他发现母亲一直上锁的柜子没关好,好奇心驱使他凑近查看。在柜子一角,一叠钱下压着个泛黄信封。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信封,里面的内容让他瞬间懵了。那些字句他虽不能完全读懂,却清楚意识到,自己并非祁家亲生。

当晚,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月光,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他含着泪问祁母:“妈,我是不是你捡来的?” 祁母沉默许久,坐到他床边,叹了口气,缓缓点头,流着泪道出实情:他是亲生父母托人送到北京,被祁家收养的 。

原来,祁国建的亲生父母是河北邢台的普通农民。上世纪 80 年代,家中已有三个孩子,生活本就捉襟见肘。而祁国建出生时体弱多病,面对沉重生活压力,父母担心养不活他,无奈之下,经人介绍,将几个月大的他送到北京祁家。此后,亲生父母陷入无尽悔恨与思念,他们跑遍北京多家福利院,四处打听孩子下落,却因没有确切姓名、地址,始终一无所获 。

在节目之后,祁国建带着妻子孩子回到河北老家。村口,哥哥姐姐早已等候多时,一家人相见,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吃团圆饭,灯光昏黄,饭菜冒着热气,大家有说有笑,其间夹杂着感动泪水。

在北京,他也紧紧抱住祁父祁母,真诚地说:“你们永远是我爸妈,养我长大这份恩情,我一辈子都记着。” 如今,祁国建在两边家庭间忙碌奔波,享受着双倍亲情。他常感慨,这是命运给予自己最珍贵的礼物,血缘虽重要,但养育之恩同样重如泰山,自己何其幸运,能拥有两份完整的爱 。

信源:CCTV1等着我——《时隔37年与母相认哭成泪人,从此两家人一家亲》

0 阅读:1
伊力瞎掰扯

伊力瞎掰扯

伊力瞎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