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警告,印度完全不听!5月22日,莫迪在公开场合宣称“印度不会再让巴基斯坦用

破碎记忆的拼凑 2025-05-24 16:23:32

中国的警告,印度完全不听!5月22日,莫迪在公开场合宣称“印度不会再让巴基斯坦用他们权限范围内的水”,还威胁要让巴基斯坦为每一起恐怖袭击“付出沉重代价”。 这话听着挺狠,背后其实跟4月下旬印控克什米尔那场袭击有关:当时帕哈尔加姆镇发生针对平民的袭击,造成26人死亡,印度政府想都没想就说是巴基斯坦干的,紧接着就暂停了执行64年的《印度河用水条约》,玩起了“水阀门游戏”。 莫迪政府这波操作,明眼人都能看出是老套路了,国内矛盾难解,就靠对外强硬转移注意力。 这两年印度经济增速下滑,农民抗议此起彼伏,疫情又折腾得民生凋敝,民粹情绪成了莫迪手里的“稳压器”。 但拿水当武器使,真的明智吗?首先得看看这水到底怎么分。1960年的条约里写得清楚,印度河上游三条支流归印度,下游三条归巴基斯坦,世界银行做中间担保人。 可印度倒好,直接关了杰纳布河上的大坝,旱季时把水截住不给下游,到了雨季又突然开闸泄洪,搞得巴基斯坦下游农田被淹、城市遭灾,活脱脱把河水当橡皮泥捏。连美国CNN都看不下去,说这是把印巴关系的“最后一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但是印度可能是忽略了一件事情,印度河压根不是自家后院的池塘。全长3180公里的河道,大部分都在巴基斯坦境内,源头还在中国西藏的冈仁波齐脚下。 更关键的是,印度自己也喝着上游的水,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叫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印度东北部多个邦,养活了上亿人口的农田和发电厂。 要是上游真玩起“流量调节”,印度北部的农业区怕是要喝西北风,再说巴基斯坦,人家早有防备。 虽说80%的农业用水依赖印度河,但2020年就和中国在克什米尔上游开工建了迪阿莫-巴沙大坝和卡拉巴格大坝,这俩大坝的储水量加起来比印度所有上游水库都多,直接控制了印度河60%的径流。 特别是卡拉巴格大坝,能存下全国三个月的用水量,还能缓冲印度泄洪带来的洪水,相当于在印度头顶悬了把“水闸之剑”。 巴基斯坦还搞了个卫星监测站,实时盯着印度河的水情变化,你这边一开水闸,那边半小时内就能启动防洪预案,想搞突然袭击?没那么容易。 最有意思的是印度国内的反应。旁遮普邦的农民发现,政府关了大坝之后,自己地里的庄稼先旱死了,毕竟印度河在进入巴基斯坦前,还流经印度西北部上千公里,断水断得太狠,本国农民反而没水灌溉,好多人在干涸的河床里挖小水坑取水,场面挺惨。 到了雨季更麻烦,印度这边突然泄洪,边境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成了重灾区,洪水可不管国界,自己人先遭了殃。不少印度媒体都在问:莫迪这到底是在惩罚巴基斯坦,还是在坑自己的老百姓? 现在南亚马上进入雨季,印度的水闸游戏漏洞越来越大。大坝里的水位要是超了警戒线,再搞突然泄洪,下游巴基斯坦的洪水风险不说,自己边境的老百姓肯定得遭殃。 莫迪的困境,说白了就是民粹主义的反噬,靠煽动民族情绪上台,现在得为激进政策买单。 当年靠“强硬形象”拉选票,如今却把国家拖进“水战”泥潭,国内骂声渐起,国际上成了笑话。 这场“水仗”最后怎么收场?说不定比当年的空战还打脸,当你把河水当武器时,就得做好上游随时关闸的准备,毕竟在自然界的规则里,嗓门大从来不是硬道理。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破碎记忆的拼凑

破碎记忆的拼凑

破碎记忆的拼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