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特朗普的「总统晚宴」名单刚公布,那个砸下近1800万美元,稳坐「特朗普币」持仓榜首的神秘人居然是个来自中国的90后,名字叫孙宇晨。 谁也没想到,这位能和美国总统共进晚餐、还能参观白宫的「榜一大哥」竟然是个中国人。 消息曝光之初,加密货币论坛炸开了锅。没人想到,这个曾因拍下巴菲特午餐引发争议的中国创业者,再次用大手笔改写了游戏规则。 翻开孙宇晨的成长轨迹,堪称互联网时代的「魔幻样本」。1990年生于青海西宁的他,高中前还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却凭借作文特长被北大破格录取。 留学美国期间,他敏锐捕捉到比特币的机遇,掘得首桶金。2017年创立波场TRON时,面对国内监管环境,他迅速将业务转向海外,通过「境内清退、境外运营」的策略,将波场币推向2400万用户,市值稳居加密货币前20。 福布斯估算其身家达85亿美元,而支撑这一身价的,正是那个横跨维京群岛注册主体、新加坡运营中心和美国上市代币的复杂架构。 这场「总统晚宴」的背后,藏着更深层的博弈逻辑。孙宇晨对特朗普币的重仓,并非简单的投机行为。 更值得玩味的是司法时间线:2023年SEC指控其操纵市场,2024年FBI介入调查,却在今年2月突然「技术性暂停」,此时正值特朗普锁定共和党初选优势,而孙宇晨向特朗普家族项目输送的5600万美元,恰好与调查暂停形成微妙的时间耦合。 这种新型利益输送模式,正在挑战美国政治献金的监管底线。传统法律规定个人捐款上限为2800美元,而通过加密货币持仓,孙宇晨们仅用一个钱包地址,就完成了超千万美元的「变相捐赠」。 数据分析显示,为争夺晚宴席位,投资者总投入达1.48亿美元,相当于顶级金主十年的政治献金总和。 非营利组织尖锐指出,特朗普团队将「总统接触权」包装成加密资产,创造了「史上最隐蔽的权钱交易渠道」。 光鲜表象下,风险如影随形,更关键的是地缘政治风险:孙宇晨虽持美国绿卡,但其生态34%的用户来自中国,而跨国架构的合规性始终存疑。若2026年中期选举政治风向突变,其与特朗普家族的资金往来可能成为政治清算的导火索。 从青海少年到加密新贵,从北大校园到白宫晚宴,孙宇晨的每一步都踩着时代的鼓点。有人称他是「注意力经济的操盘手」,也有人视其为「监管套利的投机者」。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90后正在用加密货币的代码,书写着属于他的时代注脚,至于这注脚是传奇还是警示,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特朗普对哈佛的一纸禁令,将促成第二波,顶尖科研人员的归国潮。当地时间5月22日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