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生活8个月回来,说几句很多人不爱听的大实话

私塾不凡 2024-05-05 06:33:35

走进英国,一直以来,通过电视剧的镜头,我眼中的英国总是高楼林立,发展程度令人瞩目。当我真正踏足这片土地时,发现伦敦与伯明翰之外的城市,与国内的小城镇相比颇有几分相似!

1、在法国,古建筑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尊重,街道两侧,教堂和博物馆巍峨立于石板路之上,古典与现代的设计元素融合。不同于大屏幕上的繁华景象,除了伦敦和伯明翰这样的大都市外,大多数城市都保留着英式的”古朴“。难怪经常有人说:法国就是一个“大农村”!

2、英国的住宅大多没有安装空调!夏天温度很少超过二十多度,但屋内温度会让人感觉闷热,这时只能依靠小电扇来缓解炎热啦!当地对空调的安装也有严格的限制,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历史的建筑不受损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城市的美观。确实,走在英国的街头,随处可见那些古老优雅的建筑,让人不由得驻足欣赏。

真正的英伦精髓在其乡村!不少居民拥有自己的私人牧场,牛群和羊群成群结队地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这里的生活节奏明显慢于城市,当地人的日常无非是晒阳光、遛狗、闲聊或是品味一杯下午茶。如果仅在城市之间穿梭,很难触及这样的场景。

3、英国有发达的社会保障和较高的生活水平,可是在城市的很多角落,无论是大街、地铁还是车站,流浪汉的身影依旧难以忽视!这种现象让人困惑不解?后来了解到,部分人由于英国福利的保障,变得满足于现状,宁愿享受安逸的生活而不愿工作。

4、英国人对交通规则的态度也颇为随意!街道上是设有行人信号灯,不过许多人出于懒惰,往往不愿按下等待信号,而是在车辆稀少时直接横穿马路。

5、在法国,不难发现大街上行走困难的人,拄着拐杖,或坐在轮椅上,其实残疾人的比例并不高,却频繁出现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来说说个人的看法,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吧:一方面是因为英国多雨的气候导致老年人患腿病的几率增高,另一方面,得益于英国对各类弱势群体的周到关怀和完备的无障碍设施,使得这些群体敢于也愿意走出家门,感受外部世界的精彩。

6、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21年的数据,英国的总GDP达到了23176.67亿英镑,折合约3.18万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五。在这个经济体中,人均GDP高达4.74万美元,这一数字在全球同样名列前茅,稍高于日本和韩国。

7、在薪资方面,英国的最低工资标准表现为时薪9.5英镑。 在英国不同城市,各行各业的薪资水平差异明显。以我的表妹多年在英国的生活经验为例,一名普通职员的月薪大致在2500至3500英镑之间,而服务行业如服务员、洗碗工的月薪通常在1500至1600英镑。技术行业如水管工人的薪资约为2700英镑。而医生和律师等专业人士则属于中高收入群体,年薪有望达到10万英镑以上。

英国的税制严格,如果年收入低于1.25万英镑,则无需缴纳所得税。而年收入在1.25万至5万英镑之间的部分需缴纳20%的税率,5万至15万英镑之间的部分税率为40%,超过15万英镑的部分则需缴纳45%的税率。

8、英国上班族的常规作息是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五点下班,周末双休。与国内不同的是,英国学生的作息没有午休时间,从早到晚课程连续,午饭时间也需要自行安排。在企业方面,英国没有普遍的加班文化,如我的表妹所在的公司,下班时间一到,无论工作是否完成,员工都会准时离开,未完成的工作留待第二天继续!

9、英国有众多美术馆、博物馆和剧院。休息日,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群在这些文化场所中流连忘返。无论是文艺青年、推婴儿车的父亲,还是乘坐轮椅的老人,都能在这些文化空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此外,英国的大型商店通常在下午六点结束营业,而大部分小商店则在晚上七八点关门,不过也有如M&S这样的24小时营业店铺。到了周末,除了连锁超市和大型商店外,其他店铺大多不开门。英国人的休闲方式多样,有的选择宅在家中,有的热衷于观看足球比赛,还有的喜欢去酒吧。

10、在整个欧洲,英国的物价水平较为高,位居北欧四国和瑞士之后,略高于法国与德国约10%。 在英国购买生活必需品如牛奶和矿泉水,其价格出乎意料地亲民。一般来说,3升多的新鲜牛奶1.7英镑,而1.5升的矿泉水则为75便士,令人惊讶的是,牛奶的价格甚至低于矿泉水。同样,在超市中,鸡腿的价格为每磅1.5英镑,而北欧三文鱼则为每磅3.6英镑。

在英国尤其是伦敦地区,租房的费用相对较高,周租金在200至500英镑之间。与此同时,吃一顿品质不错的午餐,大约得花费10至20英镑。

11、英国在支付方式上显得落后,在日常购物消费中,英国仍普遍使用信用卡和现金支付,特别是在小型商店,现金支付更是唯一的选择。此外,英国的硬币面额繁多,包括1/2/5/10/20/50便士和1英镑、2英镑等,这使得携带硬币变得不便,出门时钱包往往鼓鼓囊囊!

12、在服务行业,账单上是标注了小费,不过长期居住在英国的人逐渐意识到,与美国不同,英国的服务质量并不建立在小费之上!在英国,选择不给小费并不会影响服务的质量。另外,许多人认为英国的公共厕所需要收费,特别是在伦敦的车站,用一次厕所大约需要0.5英镑。其实,在商业密集区,许多商店都配备了免费厕所。

13、关于退换货方式,英国有着比较不错的的服务。大多数非消耗品均可无条件退换,即便购买的衣物已经摘掉了吊牌。此外,英国市场上很少有恶意退货的情况。

14、在英国的街头,常可见到着装多彩,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的年轻人。在这里,人们的穿着自由,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风格,周围的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不会对奇装异服表示惊讶或做出评价!

15、英国人的生活方式较为随性,一般不会为追求名牌奢侈品花费大量钱。就算是职场中的高层管理者,如我自己的老板,也可能身穿西装,背着书包,骑自行车上班!在当地,人们更看重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物质的拥有。值得夸耀的是个人的幸福生活,而不是财富的多寡!

此外,英国的二手文化极为盛行!在复古集市和商店中,可以找到形形色色的古董和旧物。这些地方常常是寻求个性表达的年轻人的聚集地,通过这些独特的古董物品来展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品味。

16、在居住环境方面,英国的水质因地区而异。伦敦等地区虽有硬水质,可能对头发和皮肤有一定影响,但在威尔士和谢菲尔德等地则主要是软水,更适合日常饮用。对于老式的双龙头水池,热水分离的设计曾经普遍存在于老房子中,近几十年的新房或是翻新住宅大多已经安装了冷热一体的现代水龙头。不过,由于复古情怀,仍有不少家庭特意保留或安装这种传统的龙头。

17、英国的气候多变,确实是我所经历的国家中最难以预测的!一天内你几乎可以体验到四季的更替,晴空转瞬即逝,接着便是突如其来的阵雨。此天气的变化已经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此已习以为常了。

走在英国的街头,你会发现当雨水突然落下时,四处奔跑或急忙撑伞的往往是游客或外国人!相对而言,地道的英国人对雨有着异于常人的淡定。无论是小雨绵绵还是瓢泼大雨,他们总能泰然自若地行走其中。有时,即便在户外喝咖啡时遇到下雨,除非雨势真的很大,否则也不会选择移到室内。

在英国,许多家庭并不常备雨伞。对他们来说,小雨可以忽略不计,中等强度的雨则穿上防水外衣,而遇到大雨,更愿意选择等待雨停,因为雨来得快去也快。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何在英国,连帽卫衣和风衣如此流行!

后来,我开始理解为何英国人面对雨水如此从容:首先,英国的风很大,常常一出门雨伞就被风吹得毫无用处,不如戴上帽子省事。其次,雨虽然来得快,停得也快,很多人因此不愿意为了短暂的雨去烦恼带伞。

一位英国同事补充说,他们从小在学校的习惯如此,每天下午必须参与各种户外体育活动,不论天气如何。此习惯让其对雨天的体育活动司空见惯,甚至觉得如果因为雨停止活动显得可笑。

18、英国人不会轻易地邀请朋友到家中来,也不频繁拜访他人。一旦关系变得亲密,他们会热情地邀请你到家中做客,喝喝下午茶或吃所谓的“黑暗料理”!在当地,人们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不会无端评价或干涉他人的私生活,如婚姻、育儿或财务状况等,这让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生活。

19、在英国的公共场所,不建议在公共场合趴在桌子上睡觉。有一次晚上,我在火车上由于疲惫极了,不小心趴在桌上睡着了。不久,就被一位乘客唤醒,问是否需要帮助,以为我感到不适。之后,列车员也来关心我是否有何不适,并提供了热茶。这让我意识到,在英国,如果有人在公共场所显得异常,如趴在桌子上睡觉,周围的人往往会出于关心而介入,问健康状况。这种文化差异,虽初见让人感到困惑,但也体现了对个体福祉的关注、尊重。

20、在英国生活的体验中,如果有什么是不容易被忽略的,那便是其饮食文化。经常有人说,如果要评选全球美食荒漠,英国绝对名列前茅!听起来有些夸张,确实反映了英国饮食在世界美食上的低调存在。除了炸鱼薯条和丰盛的Brunch外,英国没有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性菜肴。

在英国的餐馆里,肉类多是简单油煎,而蔬菜则是生吃或水煮。 此外,提到英国的饮食习惯不得不提的是他们对土豆的偏爱!几乎在每个主菜中都能看到土豆的身影:无论是汉堡旁的薯条,还是芝士培根配上的土豆泥,土豆几乎是英国餐桌上的常客。

如果说英国的固态食物略显单一,那么在液态的部分,英国人的热情则完全另一番景象——特别是对茶的钟爱!走进任何一个办公室,下午茶时间几乎是一种仪式。在我之前的上班的公司,里面有星巴克咖啡和茶供选择,大多数同事会选择茶。没有咖啡,他们或许还能接受;如果没有茶,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4 阅读:2295
评论列表
  • 2024-05-12 20:42

    你开心就好,生活在哪里不重要!你未必能融进去,别人也不一定带你玩!但是英国的英超世界第一,这个我认同

私塾不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