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社群书单推荐

向前的运营实证 2024-04-26 13:59:06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在社群发起了书籍推荐活动,今天把这一份书单分享给大家。

感谢每一位参与、关注这次活动的朋友,希望你能从阅读中一直获得快乐。

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这是一本从内到外改变一个人思维的好书,值得反复阅读。

有太多想推荐的金句了,摘抄几句给大家看看。

1、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2、如果你希望别人了解你的实际需要,首先要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实际需要,然后据此给予帮助和支持。正如一个成功养育了几个孩子的家长所言:“区别对待他们,才是平等的爱。”

3、生理上无法独立的人需要别人帮助;情感上不能独立的人,其价值和安全感都来自他人的看法,一旦无法取悦别人便会极度沮丧;智力上无法独立的人需要他人帮忙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问题。

4、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那么根深蒂固,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我们看世界时所戴的“透镜”,因为这透镜(即思维方式)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2. 《认知觉醒》

书里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大量学科去分析人类学习遇到的困境,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虽然有些理论没有让我耳目一新,但带领我回顾了很多自己早已知晓但未不间断实践的内容,并重新理解了一些有效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

3. 《乌合之众》

在自媒体时代更适合看这样一本书,你会越发了解大众大多时候都是无意识的跟随,奶头乐理论的内容也在我看书过程中冒出来,互相印证。

支配着大众的,永远是榜样,而不是论证。

4. 《秀出你的工作》

打造个人ip,这本书讲的内容跟我这俩年的一些感悟是重合的

被看见这点非常重要

你分享了有价值的内容,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会找到你

与人交流,能激发自己产生更多想法

也可以收获一些合作机会

5. 《财富自由之路》

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学实现财富自由

个人的一些看法:好好学习,做好长期积累,做可以复利的事情,思考事情的本质和核心要点,维持好身体能量和精神能量,及时行动。

6. 《干的漂亮》

我没看过,不发表评论。看评价,是一本讲职场问题解决方法的书籍,内容还是比较务实,挺干货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7. 《每周工作4小时》

当时我读完第一遍,我觉得对普通人来讲没有实际意义,而且在中国很多行为根本实现不了。

后面细细品味,又觉得那些方法背后是更高一层的思维方式,也是生活哲学。

生活的富裕不是越来越多的金钱,而是时间和自由。

8. 《人类简史》

抛开自己作为人类的立场去看待人类发展,很多看法挺耳目一新的

看完这本书我得提醒一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9.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关于个人成长,生活哲学和技术思考的书,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

1、要用好框架, 要了解它, 就必须从框架的角度来看程序2、你先拿出一个笔记本, 把所有的状况都写下来,这样你就知道情况如何,问题要怎么解决.3、在你修理机器时,经常会出现劣质的状况:关节生锈了,零件无法组合. 这些意外都会消耗一个人的进取心,减少你得热忱,让你觉得十分沮丧,以至于想放弃.我称这些为进取心的陷阱. 维修摩托车容易让人受挫,也容易让人愤怒,但这正是它让人觉得有趣的地方.4、你想知道怎样画一张完美的画吗?很简单,你先让自己变得完美,然后再顺其自然画出来.这就是所有专家的方式.如果一周当中有六天你都很懒散,不去照顾你得摩托车,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使你在第七天突然变得敏锐起来呢

10.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

很早之前看的这本书,其实收获挺大的,我之前为什么会开始做自媒体就是被它所启发的,也做出了一点成绩,并小赚一笔。

但当时陷入了一些思维误区,一个是同行很优秀觉得竞争大,一个是觉得变现方式不够好,这些问题一时很难解决就选择放弃。

2023年我才重新启航,遇到问题我们就想办法解决问题,逃避不会让问题消失。

11. 《稀缺》

我觉得普通人容易陷入贫穷与忙碌,一部分是认知和心态的问题,一部分是抗风险能力太低,还有一部分是困于基本生存资源无暇它顾。

下面这本书补充了《稀缺》没讲到的一些点,结合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看待贫穷陷阱。

12. 《贫穷的本质》

13. 《影响力》

这里放一段豆瓣看到的书评,特别有意思。

今天,佛祖要是觉得你们中的一些人与佛有缘,我会单独留你们下来。要是特别有缘的,我们方丈会接见你们。(这不就是《影响力》里说的“缺乏”吗!这跟商场里的限量限时有什么区别!)

然后,他送了我们每人一个方丈开过光的金符!(注意注意,他开始送东西了!他使用了“互惠原则”!)并且他说,佛不求回报。这个时候,我的所有疑虑都打消了

临近要走的时候,他突然说,希望我们几个给寺里捐点钱,20,30,50都可以,钱不在多,表示给对佛的敬意,寺里的和尚都靠这个过活。(他说20 30 50都可以,所以最低就20,我们就不能给个两块钱就打发了)更可气的是,他说要是不捐的话,就要我们把金符留下。(我们从《影响力》里知道,失去比得到给心灵带来的冲击更大)

他(和尚)真像是我的人生导师(“喜好”)。我拿了他的东西并且不想放下--我就有了负债感,想要偿还以求得平衡(“互惠原则”)。我之前相信了他所有的话并认为他是一个好人,我不想承认我之前错了(“投入与一致”)。这时我就问我旁边的同学:“你给多少?”(天啊,请注意,我不是说“你给不给”!)。他说,20吧。然后我们(连接那个和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都一起给了20。(《影响力》里的“社会认同”!)

14. 《了凡四训》

沉淀内心,修身治世,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

得今日之果,必然是因为昨日之因。

所有幸福和所有厄运,都不是没来由的。

它是我们一心一念一举一动种下的种子结出的果实。

我们要不定期深刻反省自我,在不断的反省中找到了自己,

从而不断的改变,修正自我,达到质变的效果。

0 阅读:0

向前的运营实证

简介:我会记录电商工作和生活中的思考和感受,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