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高管夸张言论频现,这是要变成“芙蓉姐姐”了吗?

快车讯 2023-12-12 11:05:53

芙蓉姐姐这个网络红人的例子想必大家都记忆犹新:芙蓉姐姐原名史恒侠,家境普通,生于陕西的一个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长相大众,走到在人海中无法引起任何人的注意。2004年,因夸张的行为和出格的言语爆红网络,成为网络红人,名副其实的流量王。

不知道什么时候,芙蓉姐姐现象竟然来到了汽车行业。尤其是最近这几年,频繁出现车企高管夸张的行为和出格的言语,引发广泛关注。

比如2023年11月,在奇瑞全新的新能源序列——风云的发布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说到:“奇瑞的混动,一定是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好的混动。”一向低调的理工男奇瑞喊出了“全世界最好”。这样的言论无疑引起了广泛热议。

还有2023年11月,智己汽车开展了一场直播活动,CEO刘涛在直播中上演了一出在智己LS6车内“包饺子”戏码,并公开进行宣传。网友纷纷质疑这一营销手段的安全性以及必要性,称智己此举属于“没有应用场景就自己创造应用场景”,“一台SUV的卖点除了品牌,还有哪些,他是真不懂啊”。可能是网友反馈不理想,目前刘涛此条宣传微博已经找不到了。

2023年9月,AITO问界新M7上市发布会现场,根据热心网友的统计,余承东说了5次“遥遥领先”,20余次“领先”。

2022年6月,在理想L9的发布会上,李想夸L9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

2020年3月,比亚迪船夫哥声称要将“自燃”从新能源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但实际上每年新能源自燃量排第一。

2018年,李斌参加央视一档节目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保时捷的工厂,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厂,不要觉得我胡说八道,因为我去参观过。”

......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那么,车企高管频繁发表夸张言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说到底,还是与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思维有关。在这个时代,流量就是金钱,掌握了流量就掌握了市场。车企高管们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想通过夸张的言论和行为来吸引眼球,获取流量,进而影响市场。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有效呢?

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首先,过度的夸张言论和行为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影响品牌形象。其次,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企业陷入被动局面,一旦被后续事实打脸,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再者,过度的流量获取可能会让企业忽视了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从而失去了长期发展的基础。

总而言之,树哥觉得车企宣传还是回归产品本质和实际用户体验比较好,不要一味的想靠夸张言论出圈,这样只会把车圈弄的更乌烟瘴气。你们觉得呢?

0 阅读:14

快车讯

简介:看看聊聊车市,分享用车/养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