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始末(三)原定要讨论的18个问题是什么?

才思敏捷的菠萝 2023-07-26 21:50:56

决定召开庐山会议,以继续纠正左倾、总结教训以后,会议的开法变成了领导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1959年6月下旬,主席在同周总理等人谈话时指出,庐山会议应当设定一些题目,供大家自由分组讨论,而后将讨论结果提交政治局审议,后作为正式会议文件下发,会议结束。

1959年6月29日,主席在去往庐山的穿上,同几位大区负责人柯庆施、李井泉等谈到了准备在庐山会议上讨论的问题。7月,会议正式开始后,这些问题被作为正式文件下发给与会人员讨论,共18个,现简要摘录如下。

一、 读书。主席建议,用半个月的时间,在开会期间集中读几本书,而后交换看法,给每个人思考时间。

二、 形势。是好是坏?今年的形势与去年相比,是更好了,还是更坏了?

三、 任务。接下来国民经济工作的任务如何安排?要不要继续提大炼钢铁的口号,若提,钢产量目标在多少万吨合适?

四、 体制。有些半无政府主义,在1959年之前,关于财政、工商的权力下放的多了,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现在要适当收回。

五、 公共食堂。积极办好,按人定量,自愿参加。

六、 学会过日子。人民公社化以来,出现大量浪费现象,口号是:富日子当穷日子过。

七、 恢复定产、定购、定销。

八、 恢复农村初级市场。

九、 综合平衡。大跃进的教训之一,就是没有搞好平衡。(笔者注:这也是后来彭总写给主席的信中,着重提到的一点)

十、 生产小队改为半核算单位。

十一、 加强农村党团作用。

十二、 宣传问题。过去宣传大跃进过于浮夸了,应注意宣传质量和效果。

十三、 工业管理要强调质量。尤其是大炼钢铁以及出口煤炭。

十四、 对1958年工作的评价。总体来说,应该是有不少成绩,也有不少缺点。

十五、 群众路线问题。

十六、 全国协作关系。

十七、 团结问题。

十八、 国际问题。

从以上主席提出的18个问题可以看出,当时的领导人们已经充分注意到了大跃进、过分左倾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并且已经在设法纠正。

根据主席的设想,这次庐山会议,就是要从根本上统一思想,改正大跃进以来的一系列错误,尽快地将国民经济拉回正确的轨道。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不能不佩服主席的伟大。

然而,7月14日彭总写给主席的一封信,使得会议方向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这又是后面的故事了。

0 阅读:20

才思敏捷的菠萝

简介:历史和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