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与潘金莲原本是恩爱夫妻,由于这个原因蒙冤数千年

半烟看国际 2023-02-23 23:00:01

在中国众多小说人物中,武大郎和潘金莲无疑是被泼污、被扭曲、被黑化的最厉害的两个,所受冤屈堪比窦娥。在历史上,武大郎和潘金莲二人实际上是一对恩爱夫妻,夫能妻贤,备受当地人敬仰。

武大郎和潘金莲在文学作品中主要出现在《水浒传》及《金瓶梅》中,在这两部传世小说中,武大郎都被塑造成身材矮小、神情猥琐、胆小怕事的窝囊之辈;而潘金莲则以“荡妇”的形象为世人唾弃。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浒传》对武大郎的外形描写是“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可见,武大郎身材短小、相貌丑陋;而且身无技能,只能走街串巷卖炊饼勉强度日,活脱脱的一个无钱无势的社会底层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武大郎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据《水浒传》描写:在家乡清河县,不仅“奸诈的浮浪子弟”敢“来他家里薅恼”,惹是生非,就连朝夕相处的妻子也常欺他懦弱,在外偷腥,“爱偷汉子”。为了躲避,武大郎无奈之下搬到人生地不熟的阳谷县,却又不幸遇到了西门庆、王婆,潘金莲与西门庆干柴烈火,苟且偷情,全然不把武大郎放在眼里,最终在奸情败落后,还合谋毒死武大郎。

由此,武大郎被塑造成了一个卑贱弱小、可以被人任意欺凌的可怜人。

《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浒传》描述潘金莲:“金莲容貌更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风雨便偷期。”描绘潘金莲一是外表貌美;二是性情风流,不守妇道。小说中,潘金莲是一个颇有姿色的妇人,由于不满于丈夫武大郎的“身材短矮、人物猥贱、不会风流”,在见了孔武有力、英俊潇洒的小叔子武松后,不禁春心荡漾,引诱武松遭到拒绝,便怀恨在心反咬一口。后来与西门庆苟且被武大郎捉奸后,又狠心毒死了他。

经过小说的描述渲染,潘金莲就成了淫妇与坏女人的代名词,成了一个奸邪淫荡的符号。

历史上的武大郎与潘金莲

武大郎和潘金莲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据清河县县志的记载,二人是北宋时期人,武大郎真名为武植,清河县孔宋村人;潘金莲为清河县黄金庄人。

武植出身贫寒,但勤奋刻苦,后来武植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被朝廷授予七品官衔,成为地方父母官。在为官期间,武植兴利除弊,清廉公明,造福一方,深受当地群众爱戴。同时武植身材伟岸,达到了一米八,绝不是《水浒传》中描写的侏儒形象。

潘金莲是官宦人家出身,知州家的千金,大家闺秀。在嫁给武植后,潘金莲相夫教子,贤良淑德,持家有道,二人恩爱如宾,育有四子,并且武松还是潘金莲抚养长大的。

可见,历史上真实的武植与潘金莲完全不是像《水浒传》中描写的那样。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对恩爱夫妻的形象被如此扭曲,蒙受千年奇冤呢?

交友不慎、恶意造谣

武植做了父母官后,有一天,一位少年时的好友来投奔他,这位姓王的朋友因家中败落,听说武植做了官,想到他这个谋个官差的职务。武植对这个朋友十分热情,盛情招待他,但武植为官勤廉,没有徇私情、违反制度为朋友谋个职位。于是这位朋友十分生气,心中怨愤不已,不告而别回家,并在回家的路上恶意污蔑、抹黑武植、潘金莲,造谣二人;此时,地方恶少、曾经被武植治罪的西门庆也从中添油加醋,中伤潘金莲不守妇道。于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得尽人皆知。等到王姓朋友到家后,发现武植虽然没有为自己谋官差,但却给自己盖了新房,置办良田,知道自己误解了武植,心中十分懊悔,虽然极力挽救,但武植、潘金莲的形象已经被抹黑。王姓朋友愧疚难当,自杀身亡,以死谢罪。

后来有人作诗,为武大郎和潘金莲鸣不平。诗曰: 清官武大坟犹在,进上娇妻慧日贤。史有其人被谬陷,女中何止一金莲。 延伸阅读

1、

2、

3、

0 阅读:11

半烟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