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撞上中高考,父母做什么才能帮助到孩子又不讨人嫌?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5-15 01:50:17

01

青春期撞上中高考

90%以上学生感到不安

青春期,和孩子人生中重要的学业阶段“不期而遇”。

下个月就要中高考了,群里的一些家长非常焦虑:

儿子今年中考,本来要铆足劲要冲刺的时候,孩子状态越来越焦虑。

孩子曾因抑郁而休学一年,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考上普高。

每天焦虑到失眠,根本无法投入学习。

孩子揪头发的毛病又加重了,鬓角都快揪秃了。

在孩子们经历升学季的关键时刻,他们常常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环境中。

学校的日常学习节奏紧凑,加之他们对自己设定的高标准,使得他们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当这种压力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范围时,孩子们可能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不适症状:

可能会遭遇睡眠障碍,难以入睡。

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使得学习效率降低。

面对大量的练习题,他们可能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持续进行。

思维变得迟钝,记忆力也似乎不如以往。

在模拟考试中的表现不尽人意,成绩逐渐下滑。

做题时可能会感到头晕或头痛。

重要考试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极度紧张,以至于无法正常发挥。

考试结束后,他们往往能够回忆起本该在考试中想到的答案。

研究表明,超过90%的学生在面对考试时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在这些学生中,大约有30%到40%的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更为严重。

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一些孩子出现极端行为,如拒绝上学、对学习失去兴趣、暂时中断学业,甚至出现抑郁的症状。

这些孩子们内心渴望学习,更希望取得好成绩。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愿意全力以赴。

然而,当他们无法实现内心的平衡,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外部支持时,他们很容易在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和压力管理方面遇到难题。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考前焦虑?孩子这几天拼了命的复习,我要不要劝TA多休息?我做什么才能帮助到孩子又不讨人嫌?

02

父母“非常态的关心模式”

反而给孩子添乱

父母为了帮助孩子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越到关键的阶段,我们也越会走进一个误区——

非常态的关心。

1、过度关心

前几天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孩子马上要高考了,孩子担心自己考不好,非常焦虑,脾气也很暴躁。

这让她很担心,打电话问我怎么办。

她说她已经反复跟孩子说别紧张,尽力就好,考成什么样都可以。

但孩子不领情。

她说我为了孩子高考辞职了,高三这一年,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和社交,一心扑在他身上,为孩子提供360度无死角的服务,对他期望很高。

这种氛围,父母和孩子分化不够,比孩子更紧张,会进一步加剧孩子的焦虑。

2、过度施压

在某些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可能表现为一种过度的期望和要求。

这种“非常态关心”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和能力,给孩子已经充满压力的学习生活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父母可能认为这种不断的要求和推动是一种激励,希望孩子能够不断进步。

然而,当孩子无法达到这些期望时,他们可能会感到灾难性的失败。

这种所谓的“激励”并没有真正赋予孩子力量,反而可能转化为一种强烈的消极心理暗示,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越来越挫败。

此外,这种单向的互动和沟通方式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本能的抵触情绪。

长此以往,这种不健康的亲子互动模式可能会破坏亲子关系,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03

父母可以怎么帮助孩子

1、谁的责任谁承担,谁的情绪谁承担。

家长要牢记:

考试不是父母的事,而是孩子的责任。孩子才是当事人,家长只是后援。

很多时候家长焦虑是因为对孩子的成绩没有底,可这只是家长的担心,没必要传递给孩子。

如果看到孩子就焦虑,那就适当远离孩子,自己听音乐或运动来调整。

给孩子减压的最好方式,是先给自己减减压。家长松弛下来,就是在帮孩子。

其次,如果孩子向我们表达他的焦虑,我们不要被他的焦虑卷入。

当孩子再和我们表达他的不适时,可以试着这样做:

此刻的感受具体有哪些?——识别情绪具体因为什么而焦虑呢?——具体化这些具体里,有哪些是你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寻找掌控感在可控的部分里,有哪些你力所能及可以做的?——落实行动

孩子紧张,焦虑,好的,我看到了,我听到了,然后,我轻轻地托着它们,让它们有畅通的渠道可以被表达,被看到,让它们是流动的。

2、适当的紧张、焦虑是正常的

中高考是大考,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面对这么重要的事,有些紧张和焦虑太正常了。

考试临近时,许多学孩子生可能会体验到一系列紧张的身体反应,如手心出汗、肚子疼痛、心跳加速,甚至在考试前的短暂时间内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现象。

这些反应其实很常见,也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重要的是,不要在考试前反复提醒孩子避免出现这些紧张反应。

过度的提醒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更加关注这些反应,从而加剧他们的紧张感。

一旦孩子开始担心这些身体反应会影响考试表现,他们就可能真的因为焦虑而影响自己的发挥。

要认识到,考场上每个孩子都可能带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

回想一下我们为高考等重要考试所营造的氛围,那种紧张和竞争的环境自然会让孩子们感到压力。

然而,压力并非全然是负面的。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大脑的活力,提高思维敏捷度,对考试表现是有益的。

3、日常可操作的方法

1. 避免过度复习:长时间的复习可能会导致疲劳和效率降低。建议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临近考试时的突击复习。

2. 参加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增强体质,而娱乐活动则有助于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

3. 鼓励孩子发展社交互动:社交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分享感受、寻求支持的平台。与同龄人交流学习经验和应对策略,有助于缓解焦虑。

4. 使用一些放松疗愈方式:

- 音乐疗法:舒缓的音乐可以放松神经,减少焦虑感。

- 曼陀罗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平静心情。

- 深呼吸:简单的深呼吸练习可以减轻紧张感,恢复平静。

- 冥想:通过冥想,孩子可以学会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绪和情绪。

5.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应该是孩子放松和恢复的港湾。家庭成员应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的焦虑或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6. 积极沟通,提供情感支持:与孩子进行开放和诚实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鼓励。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考试焦虑症状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和学习,应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8.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孩子应对压力的能力。

中高考,本来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大人们不要在这件事情上太加戏。觉得孩子这样也会影响成绩,那样也影响成绩。

就特别希望帮孩子排除万难,一心应考。因为人生成败,在此一举。

其实高考再重要,也不过是一次考试。虽然很多人都说,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分水岭。这说的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分水岭,是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切热忱和努力。

没有哪一次考试,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一生。也同样没有哪一次考试,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0 阅读:17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